自从澹台烬成了景王后,也学着萧凛那般,开始整治朝堂,着朝中文臣教他读书识字,处理朝政。面对灾情,提出以工代赈的方式安置无家可归无粮可食的灾民。并下了政令,要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和度量,以求提高效率。
诏令上还写到了盛国,说两国一衣带水,文字与度量相同,曾是一家,盛国的灾民也可到景国来避难,景国上下务必妥善安置,不得有误。
此政令一出,两国百姓皆骂声一片。
“放他娘的狗屁,谁跟他们一衣带水,当年盛佑皇后和国君一起拼死驱逐外虏,他们在我们后方,捡了个大便宜,不费一兵一卒便安然无恙。结果,他们趁机在边城扰乱,想要掏我们的后心窝,后来看到我们赢了,害怕国君和皇后的报复,就缩了回去,还派人前来俯首称臣。若不是我们盛国仁义,看不上他们那小地方,哪还有什么狗屁景国!”
“就是,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当初我们泱泱大盛,疆土辽阔,提携这帮孙子,派了多少文人工匠到他们那蛮荒之地,教他们文字、礼仪、种植和朝政,可他们是怎么回报我们的?盛佑皇后和国君一驾崩,便来打我们的主意,频繁骚扰我们边境,果真是狼子野心,就算懂了些许礼仪,也不过是一群会上桌吃饭的禽兽。”
“说得好,忘恩负义的狗东西,还敢跟我们提一衣带水,来我们盛国做强盗的时候,可曾想起自己说的语言都来自我们盛国?”
“病好打太医,肥狗咬主人,牲畜也!”
......
除了盛国不买账,景国上下也是骂声一片。
朝堂上,臣子们碍于澹台烬的淫威不敢多说半句,可私下就不客气了。
“不学无术,上不得台面。”
“三岁童稚,也敢管这天下,可笑!”
“非正统之人,总归眼界太低,管管王府还行,管一个国家还是难为他了。”
......
臣子们骂得隐晦,可百姓就直接多了。
“自己粮食都不够,还要充大头分粮食给盛国人,怎么,自己的百姓不是百姓?”
“景国自己的灾民尚不能妥善安置,还管盛国?人家盛国可没有流民,反倒是咱们景国的流民,为了口粮食,都逃到盛国去了。”
“这般决策,我家养的狗都能当这国君,至少狗还向着我这个主人呢。”
“唉,可不就是,终归不是我们景国养大的,心不在我们景国。”
“这话怎么说?”有些消息不灵通的就问了。
“你不知道?现在的国君从小便在盛国当质子,现在当了国君,恨不得拿整个景国讨好主人。”有人阴阳怪气地说。
“你是说,他是盛国派回来害我们景国的?”
“不无可能,你看看他做的那些事,像是为了景国的样子?”
“嗐,与其让他把粮食分给盛国人,还不如我们自己将粮食抢了。”
“他奶奶的,管他是不是国君,让我们没活路,老子让他先死。”
“说得对,我们都要没活路了,还怕他这个狗国君不成?”
“既然都活不成,那就反了!”
百姓的情绪因为这一条政令出离愤怒,纷纷跑到县衙处抢夺粮食和财物,一时间,各地民间暴乱不断,折子如同雪花般涌向景京。
景京也连起了好几次暴乱,差点没压住,幸好叶啸应对得当,强行把它压了下来。
澹台烬听闻百姓的反对和辱骂,气得在吃饭时连砸了好几盘餐食。
后来,民意实在压不住了,朝中的大臣也开始明哲保身,不愿摊这趟浑水,叶啸那边镇压的压力越来越大,澹台烬不得已,请了一个能人谋士出山,才将局面控制下来。
谋士让澹台烬写了一份罪己诏,诚诚恳恳地向天下百姓道歉,接着又颁布了好些政令,实实在在为灾民解决了问题,这才让百姓冷静下来。
毕竟能够好好活着,谁也不愿意提着脑袋,干那等忤逆谋反的大事。
眼见局势在谋士动动嘴皮子的功夫就稳定了下来,澹台烬也不得不放下心中的戒备,将他重用起来。毕竟,满朝文武均不及人家一个会动的脑子和一张能言善辩的嘴。
“先生果然大智,孤如今也知先生是真心想要帮助景国,自然是欢喜之至,倒屣相迎。还望先生不计前嫌,继续为景国殚精竭力才好啊!”
一位身穿麻衣粗布的中年文士端坐于下首,对于澹台烬的礼待荣辱不惊,只淡淡地说:“景王该知道,我来景国是为了什么?”
澹台烬端着酒杯的手顿了一下,随即笑道:“自然,先生大才孤在盛国早已领略,若先生愿意留下,景国当以国相请之。”
此人正是在盛国被迫退休的右相王迎之,他也是前几日帮助澹台烬解决暴乱的谋士。
此番来景国,自然是为了乱世中寻求东山再起的机遇。
这是他给澹台烬的理由。
只是,澹台烬对他很是忌惮,他深知此人多智近妖,心思阴沉难测,未必真心来助他,便将他冷落了半年时间。
若不是此次暴乱危机,朝中那帮废物无人能解决,他也不会冒险启用这号人物。
“既然陛下如此看重臣下,臣自当义不容辞,担起重责,为陛下分忧。”王迎之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直接爽快地接下重任。
他深知澹台烬对他并不信任,他若是谦虚一下,恐怕鸡飞蛋打。
有些人,不必讲究礼仪和委婉。
......
澹台烬僵硬地举起手中的酒杯,强笑道:“日后便有劳国相大人操劳了。”
“臣自当披肝沥胆,肝脑涂地。”王迎之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第二日早朝,新任相国走马上任,旧相国当众被澹台烬罚去清理马圈。
只可惜,文人向来清高,士可杀不可辱的道理显然澹台烬并不懂,旧相国受此屈辱,当众撞柱自杀,若不是王迎之拦得及时,恐怕早已血溅金銮殿。
“陛下,秦大人以往管理景国有方,功高志伟,不该因小小过失,受此羞辱。不如我与秦大人一起,互为左、右二相,相互协助陛下,共同为景国效力。”王迎之直接在朝堂上提议。
底下的众官员对旧相国所受的屈辱,颇有兔死狐悲之感,对新相国也颇有微词。可如今看到新相国竟然对旧相国甚是尊敬礼遇,还愿意分权给旧相国,便知其并非揽权好功之人,顿时好感倍增,纷纷响应,直言此举甚妥。
澹台烬原本想借此事让百官孤立王迎之,架空其权势,令其空有相国之名,却无国相之实。
只可惜,被他轻松破局了。
为了不引起众臣的反感,他只好应允,将两人封为左、右相国,王迎之为右相,秦瑜为左相。
众臣子皆大欢喜。
至于景王?
早朝之后,景王的寝宫又少了好几件名贵瓷器。
对于这位右相,民间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据闻这位右相也是来自盛国,以前在盛国也是担任右相一职。”
“啊!那他为何还来景国做官?”都做到右相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还跑了景国作甚?问话的人甚是疑惑。
“谁知道呢?也未曾听说盛国将其罢黜,只是听说他身体不好,回乡修养了,盛国的右相之位至今还是个空缺,未有人取代。”
“唉,完了,景国完了啊!”
“兄台,这话从何说起?”
“这还不完?景国的文官之首是盛国的右相大人,武官之首是盛国的叶大将军,景国还是我们的景国吗?”
“说的也是啊!那我们景王不就是妥妥的卖国嘛!”
“嗐,我倒是想他赶紧卖,人家盛国现在多好,人人有粮,饿不死。”
“是啊!什么国不国的,跟我们这些快要饿死的百姓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求有口米汤喝就好了。”
“就是,谁给我吃的,我就跟着谁,盛国也没有什么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