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39章 是做曹魏的狗,还是做大汉的臣?

新息议事大堂中,众人都将目光定格在刘禅身上。

面对着众人灼灼仿佛凝聚成实质般的眼神,刘禅嘴角微勾,很是轻松写意的说道:“严苛之法,即便能镇压一时,也镇压不了一世,待魏军真大军压境了,汝南民心不为我等所用,必败矣!”

缓了一口气,刘禅环视堂下诸人,问道:“城中何以生乱?传出这些流言出来?”

这流言是怎么出来的?

刘禅这个问题一问,倒是让堂下众人沉思起来了。

无风不起浪。

魏军主力即将到汝南的消息,他们也是才知道不久的,按照常理,城中百姓是不可能这么早就知晓其中消息的。

是魏国细作搞的鬼!

关兴眼睛一亮,赶忙上前说道:“殿下的意思是,魏国细作散播的谣言。”

刘禅重重点头,说道:“魏军中谋臣无数,他们也确实抓到了我汉军的痛点,之前劫掠汝南,给汝南百姓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加之我等在汝南立足未稳,人心不定,流言四起之下,我等若是再做出不得民心的举动,那魏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可重拿汝南,此计是毒计!”

刘禅冷哼一声,对人心把握如此准确,怕是毒士贾诩的计策。

当然...

也许是司马懿的。

此人十分记仇,听闻当时魏国君臣商议攻汝南还是攻江东的时候,这家伙便是极力主张要来攻汝南的。

至于吗?

不过是在曹老板面前说了三马食槽的故事而已。

“既是毒计,则魏国毒计已成,殿下有何计谋,可破他计策?”

张苞知晓若是按照他所设想的那般,那便是直接中了魏国的计了。

但不用严苛之法,那该用何种方法?

他抓耳挠腮,一时之间还找不到应对之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

宗惠叔眼睛一亮。

“殿下的意思是,破除谣言?只是...此事要如何做起?”

刘禅端坐在议事大堂主位,他的目光坚定而沉静。

“此事容易。”

见众人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刘禅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抓住城中的魏国间谍,断绝魏国散播谣言的源头,同时,让一些游侠、乞丐、混混等人散播稳定人心的消息。

比如臧霸已在徐州重新聚兵,江东即将攻下合肥,魏军主力难以到达汝南等等等等。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通过谣言来扭转城中的情绪,让汝南重新获得信心。”

议事大堂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众人都在思考刘禅的话,逐渐意识到他的想法的合理性。

用舆论来对抗谣言,或许比单纯的严惩更加有效。

毕竟,谣言的传播往往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如果能够在源头上阻止,就能遏制谣言的蔓延。

费祎忍不住上前道:“殿下所言颇有道理。若我等能够稳住通过舆论来稳定人心,再拉一批,打一批,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则汝南民心便稳住了。”

费祎跟随刘禅多年,差不多已经知道刘禅的套路了。

在让流言不再发散,城中民心稳住的情况下,便要拉拢一批心腹,给他们好处,让他们拥护汉军,然后再打杀一批包庇魏国细作,或者直接就是魏国细作的人,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在各种抚民政策多管齐下,此次魏国的毒计,便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了。

“文伟所言极是。”

刘禅微微一笑,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已经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同。

“而且,我们也可以借助游侠、乞丐、混混,散播那些可以戳穿的流言。

譬如说:汉中王太子刘公嗣已死、被关押起来的百姓已被汉军屠杀、明日汉军便要屠城...如此种种离谱的谣言。”

刘禅此语一出,便是庞德,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殿下,不是说要破除谣言吗?怎么还帮魏国散播谣言?”

董允深思片刻,眼睛逐渐发亮了。

“这便是殿下破除谣言的方法之一,殿下散播容易戳穿的谣言,待百姓发现这些传言都是假的之后,自然怀疑了,数次之后,百姓自然就不信这些谣言了。”

“休昭此言极是。”

打败流言的办法,那就是制造更离谱的谣言。

当百姓怀疑此事的真实性的时候,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后世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当有一件敏感的热门事件出来的时候,马上便会有某流量明星出来吸引热度,转移注意力。

譬如:没错,我有一个孩子。

刘禅在制造谣言的时候,亦是在转移百姓的注意力。

对于人心的玩弄,对于舆情的引导,刘禅可太熟了。

“若殿下此计一用,那魏国毒计,便消弭于无形之中了。”

如此办法,或许也只有殿下能够想出来了。

费祎心中感叹。

他跟随刘禅近一年,学到的东西,比在书本中学到的,要多得多,也要生动得多。

或许...

这便是天生圣人?

殿下有龙气,当真不是说说的。

“殿下英明!”

“此计甚好,我等佩服!”

...

一时之间,堂下众臣的彩虹屁那是源源不断的朝着刘禅袭来。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能够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就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情绪。

而且,这种方法还能够在不过多伤及无辜的情况下,稳定城内的局势,维护汝南的安宁。

待众人散去之后,刘禅将张苞、关兴、费祎、董允、宗惠叔、庞德留了下来。

“殿下,不知还有何事商议?”

张苞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殿下留下来的这些人,元从派、益州派、荆州派、降将派,都有。

可谓知刘禅手上的亲信肱骨,留他们下来,必有要紧事吩咐。

“留你们现在,是想问你们,如何解决汝南民心不附的问题,或者说,如何收心汝南士族。”

如何收心?

众人愣住了。

这个问题,可太复杂了。

见众人一言不发,刘禅看向费祎,问道:“我交给你的筹粮任务,伱完成得如何了?”

费祎面有苦色,摇了摇头,说道:“当地士族对外人都有抵触之意,之前还有些,但近些日子来,根本筹集不到粮草。”

刘禅并没有怪罪费祎,而是说道:“这筹集粮草,便能看出汝南士族对我们的态度,诸位试想一番,我等在荆州筹粮的时候,可有这般艰难?”

荆州?

关兴会意一番,说道:“当日在荆州,士族豪强踊跃献粮,粮草无忧,我军才能数次击败魏军,得到荆州全州之地。”

虽然是借粮,但起码人家愿意将粮草借给你不是?

“南阳士族亦是如此,为何他们愿意借粮献粮,而汝南士族豪强不愿?诸位可有想过这个问题?”

见刘禅是要考校他们,费祎等人也是生起了争胜之心。

殿下你虽然智谋无双,但我等也不是啥都不会的傻子!

“汝南士族之所以不愿献粮借粮,是不信任殿下,汝南乃是魏国重地,魏王曹丕率兵数十万,如今便离汝南不远,汝南士族不相信殿下能稳拿汝南,是故不愿投靠。”

费祎侃侃而谈,刘禅也是在一旁颔首点头。

世家是墙头草,很显然,在汝南,刘禅的前景并不被他们看好。

“当然,殿下之前劫掠汝南的行径,也让汝南士族不敢轻易信任殿下。”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我等得新息,不过是偷袭罢了,入汝南之时,并未有一场堂堂正正的大胜,汝南士族不知我军实力。”

董允在一边加了一句。

偷袭得城,损失确实最小。

但也让汝南士族看不出汉军的实力。

南阳士族何以支持刘禅?

在南阳,刘禅可是数次大胜!

世家知晓刘禅的能力,遂愿意跟着刘禅赌。

但是现在这汝南的士族,却是不敢轻易下注。

“若殿下能击败魏国主力大军,则汝南士族,必定归顺!”

想明白细节之后,张苞亦是上前来说。

“殿下,不若等魏军先锋到了之后,我等先行出击,狠狠的打一场胜仗,如此的话,这汝南士族,也该知晓我等的实力,势必顺服,则粮草之忧,民心之患自解矣!”

只是...

未有汝南士族支持,你拿什么打魏军主力?

当真以为我刘公嗣会开挂?

见刘禅还未开口,张苞再向前一步,当即半跪在刘禅身前,说道:“末将愿做先锋,解殿下之忧!”

“若战败,该如何?”

该如何?

张苞愣了一下,旋即面颊充血通红,他几乎是用喊着的语气来说的:“殿下,末将愿立下军令状。”

刘禅摇了摇头,说道:“我问的不是你,而是我自己。”

“啊?”

张苞愣住了,这好不容易酝酿的情绪,都不知道该如何发泄。

“哈哈哈~”

关兴在一边憋着笑,最后实在是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殿下自有妙计,何用你来弄险?”

“你小子懂什么?”

有关兴掺和一脚,张苞当啥事没发生一般腾得一下站起身来,问道:“殿下真有计策?”

刘禅没有直接回答张苞这个问题,而是又给众人甩出了一个问题出来。

“我问你们,汝南士族,在魏国朝堂,可过得好?”

过得好?

众人一愣,马上明白了什么。

“如今魏国朝堂中,几乎没有汝南士族出身的重臣。”

东汉末年,董卓趁机入宫,占据了原本是属于天子的权力,这自然引起了其他地方豪强的不满,同时也让其他地方豪强看到了一丝“希望”。

于是便有了诸侯联军进攻董卓的事件发生,在诸侯联军中,来自汝南袁氏的袁绍等是诸侯联军的中坚力量,因为种种因素,董卓在与袁氏“分道扬镳”后,对汝南势力进行了十分残酷的镇压,这次镇压很大程度上伤害了汝南地区的根基。

在董卓被消灭后,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曹操开始了四处征战,其中就包括历史中赫赫有名的官渡之战。

虽然在战前曹操的势力不如出身汝南的袁绍,可凭借奇袭,曹操击败了袁绍,并彻底统一了北方地区,不久后袁绍病死,汝南袁氏彻底破灭。

为了保证袁氏不在汝南死灰复燃,同时为了消除原本倾向于袁氏的汝南力量,曹操同样对汝南地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这次镇压相对比董卓更加彻底,曹操将矛头伸向了包括袁氏在内的多个汝南大家族,汝南大量人才开始被迫迁移,此时的汝南已经受到了很多的打击,并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汝南的人才产出。

许靖、陈到、陈祗、张通在蜀;胡综、吕范、吕蒙、陈化在吴,终身未能回归故土。

少数未曾依附袁氏兄弟的汝南士人,诸如与诸葛亮游学荆州的孟建,在返回故乡之后亦未尽其用。

诸葛亮北伐时,听闻旧日同好在魏国的仕宦状况,曾有“魏殊多士邪”的感叹。

除了两次镇压之外,荀彧对汝南地区的影响也非常大,在官渡之战后,汝南地区已经进入了曹操的版图当中,由于之前袁氏对曹操的成见。

因此曹操对汝南地区是存在偏见的,这份偏见也影响到了后续曹魏集团对汝南地区的人才挖掘。

曹魏集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东汉时期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人才选拔,因为曹操酷爱使用寒门士子(为了抵抗门阀士族),因此曹操经常让手下为他推荐人才,曹操阵营的很多人才都来源于谋士荀彧。

荀彧出身于颍川旬氏,颍川和汝南相近,因此曹操多次命荀彧推荐汝颍人才。

可一方面荀彧出身自颍川,另一方面荀彧也考虑到汝南和曹操的隔阂,因此所推荐的人才几乎全部来自于颍川地区。

汝南的人才基本上全部被埋没,失去了向上晋升的渠道,这成为了汝南地区彻底落寞的导火线。

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地域想要成长,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出仕。

其中包括了文官和武将两个体系,也就是说必须有足够大的权力来福泽后代,才能让一个区域快速发展起来,其中最好的代表就是夏侯家族。

虽然曹操不姓夏侯,可毕竟来源于夏侯家族,因此曹操在获得权力后,大肆启用夏侯家族的人才,夏侯家族以及周边地区快速发展,涌现出更多的人才。

同理,汝南地区的人才涌现,和袁氏四世三公的影响不可分割,毕竟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人才的晋升渠道只有“推荐”这一个方式。

因此在袁氏陨落和曹操崛起后,整个汝南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无人出仕,这不但直接限制了汝南中大家族和寒门的成长,同时限制了汝南人才的成长。

这对于整个汝南地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没有出仕,意味着没有人能够为汝南地区提供足够人才滋生的环境,同时,汝南的有识之士必须做出一个选择:继续等待还是远走他乡。

有人等待,也有人远走他乡。

那些等待的人,在魏国过得不顺心,你期许着他们会对魏国有多少忠心?

“殿下的意思是,汝南士族可以争取?”

刘禅点了点头。

“当然可以争取,只是,需要找个突破口。”

是做曹魏的狗,还是做大汉的臣。

刘禅想,这个选择,他们很容易做。

但...

怎么让他们知晓自己的心意呢?

趣趣阁推荐阅读:风起刈羽三国:开局截胡刘备娶糜贞行走在元朝末年带着农场混异界红楼襄王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太岁官婿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太岁官婿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大秦公子复仇记封疆大吏皇上:我真的只想做平民百姓三国重生廖化助刘备兴复汉室寒窗十二年,龙吟登天位
趣趣阁最新小说: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