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时,农校寻找几个地方试种杂交水稻,都被基层单位以各种理由拒绝。恰好刘正茂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消息,代表樟木大队找上农校,大胆的主动要求用樟木大队全部水田试种杂交水稻,还全力配合谷神做各种实验,几个月下来,杂交水稻取得巨大成功,亩产比原有稻种产量高达三成。
今天开镰仪式的主办方是樟木大队,实际得利最大的江南农校,自担任农校校长以来,今天是沈安如校长最高兴的日子。
以前农校出了什么成果,基本是按部就班的逐级申报,很多时候在繁琐申报过程中磨灭了农校和科研主持人的信心和热情,让科研成果搁置在学校无人问津,浪费了国家的财力,打击到科研人员的信心。
开镰仪式,让沈校长找到新的方法展示科研成果。今天看似简单的活动,却让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直接展示在江南省主要领导面前,省去了很多申报程序。
另外,项目的好处被基层看到,主动上门要求承接项目,粮山下属5个大队,和鸟山公社下属金树公社都找到沈校长,要求加入明春早稻的杂交水稻试种,既是最好的例子。
沈安如校长今天心情高兴,谷神因自己的项目取得巨大成功,也沉浸在喜悦中,很愉快的答应了金树公社的试种要求。
虽然现场有省里大领导见证了杂交水稻项目的效果,沈校长懂得趁热打铁的道理,她拉上谷神赶快回校,连夜准备资料上报,争取早日让项目列入国家级科研序列中去。
沈校长和谷神离开后,秦柒副主任再次把在樟木大队的高岭县下属各位干部组织起来,就在樟木大队召开现场会。
“趁这机会,粮山公社下属所有大队的主要干部都在,鸟山公社的金树大队的支书和大队长能主动追求发展机会,很好。今天就在这里开个现场会,你们看到了樟木大队的富裕程度,心里作何感想?他们只用了短短七个月,就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其中的经验,你们是否要学习?”秦柒是事业型的干部,开会时从不搞云山雾罩的务虚模式,开口就直达问题核心。
“我们都是基层干部,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社员的温饱问题,刚才大家都听到了,省里领导指示,樟木大队今年分红可以上不封顶,社员收入比肩省、市领导。难道你们不羡慕?就算上面给你们这种政策,你们大队有钱分红?”
“当然,我不是批评大家,现在有个很好的例子摆在这,我们就要学会取经,谁比谁差?我相信诸位都想搞好本大队的工作,用成绩讲话,不让樟木大队独占鳌头。”领导讲话左右都有理。
“古支书,樟木大队今年取得耀眼的成绩,以你为首的大队支部功不可没,但是、你能也应发扬社会主义的互帮互助精神,拉无产阶级兄弟一把,用你们的经验带动兄弟单位发展经济,你说是不是?”秦柒表扬了樟木大队,同时也给出了任务。
陪坐在旁边的罗迈,心里不是滋味,本来坐在这里受县领导表扬的应该是他,可他升职到公社去当了不受人待见的副主任,以后樟木大队的荣誉与他无缘。
“秦副主任,你讲得对,我们要共同进步,但是樟木大队底子还很薄,有些经验看似很成功,其实还很脆弱。”古大仲搜肠刮肚想词,他是怕秦柒用县里的名义,以帮助的理由抽调大队资金,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拒绝。
“慢着,古支书,你不要打埋伏,你们的底子还薄,大队部外面汽车、拖拉机,尤其社员买的那几十辆崭新的自行车都摆在那里,你告诉我樟木大队底子薄?告诉你,县城里都没有你们大队的自行车多。”秦柒当场揭穿古大仲。
后悔都来不及了,古大仲知道自己瞎显摆,干了件蠢事。让领导抓住了把柄。
“秦副主任,我们大队的策划是刘正茂同志,我和郭明雄都是按照刘正茂制定的《愿景计划》执行,让他来回答你的问题吧。”一咬牙,古大仲直接把刘正茂推到前面,他想,反正刘正茂跟上面领导关系好,让他出面准没错。
“哦。那就请小刘同志给兄弟大队把把脉,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带动兄弟单位共同发展。”秦柒看了古大仲一眼,心里想着,你古大仲浓眉大眼,看不出在关键时也会摔锅啊。
被古大仲推出来,刘正茂不能回避,他站起来,说:“秦副主任,各位领导,刚才秦副主任讲,樟木大队一枝独秀不是春,需要百花齐放大家共同进步。其实,让樟木大队一个基层单位去帮在座的所有大队,不说樟木大队没有这个能力,也不现实。”
“这个任务应该由更高层次的单位来推动,更高级别的领导来主持。而我们公社恰恰就有这种一心为民的领导,秦副主任的工作热情和能力有目共睹我就不讲。其实在座的县新任畜牧局长宋红卫同志和我们粮山公社罗迈副主任两位领导,前几天已经在为基层大队找发展经济的方法。我的意思先请宋红卫讲讲他的计划。”刘正茂一顿彩虹屁后,又把锅甩到宋红卫那里去了。
“还有这事,那是我官僚了,请宋红卫局长讲讲你的计划吧。”秦柒转向宋红卫。
秦柒主管农业,算不上宋红卫的直接的上级,宋红卫曾经把自己的计划汇报给县主管畜牧的副主任,但对方没给他一点回应,秦柒不知道这事也很正常。
“秦副主任,我的计划很简单,也是从樟木大队得到的启发,上半年,樟木大队最开始以养殖起步,我就想用县畜牧局的名义,在粮山公社下属所有大队进行畜牧养殖试点,以此带动大队经济发展。”宋红卫汇报道。
秦柒:“这个思路很好很务实啊。”
“可是,实行这个计划,需要投入资金买种和购置饲料,我向主管领导汇报后,没得到一丁点回应。”宋红卫又讲。
秦柒是知道县里的情况,真干事的领导没几个,吹捧的却不少。讲到资金的事,别人都会躲,无他,县里也没钱。
“这事就没点办法解决?基层大队勒紧裤袋也要挤点钱出来买种啊,从无到有,才能慢慢好起来。”秦柒不能指责同级的领导不干实事,就从基层找出路。
“秦副主任,宋局长和公社罗迈副主任就找过我们大队,可是就我们大队挤出的那点资金,买胡椒都不辣,根本支撑不起规模养殖。何况就要年底,社员们都等大队那年钱分红过年,总不能让社员辛苦一年啥也没有吧?”银烨大队支书发言。
秦柒不讲话,陷入思考中。银烨大队支书讲的实情,他们就靠地里那点粮食,交完公粮后,多余的粮卖爱国粮换点钱。亩产那么低。交完公粮后,大队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为年底能给社员分点钱,大队硬是从口粮里挤点出来卖爱国粮,这也是基层第二年闹春荒的原因。
见秦柒不讲话,宋红卫继续说:“在罗迈副主任提议下,前两天,我们两人专门找到樟木大队,请他们给予支援。”
秦柒眼睛一亮,对宋红卫讲:“你继续说。”
可宋红卫却指着罗迈,对秦柒说:“接下来由罗迈副主任讲。”
这就是宋红卫的心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自己表现,也要给别人表现的机会。
“老罗,你来讲。”秦柒提示罗迈。
“十天前,我被调任公社副主任,但是杨文斌主任分配我主管全公社的经济工作。我没文化,不懂经济工作到底是干什么?迷茫中,只能自己摸索着做事。既然主管全公社的经济,那我总要了解公社下属各大队的基本情况吧?”
“所以,我就带着公社办事员张林每天走访一个大队,用了一周时间走访,功夫没有白费,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恰好在这个时间,畜牧局宋红卫局长找到我们公社,准备以粮山公社为试点单位,开展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我想,畜牧业是经济的组成部分,也就支持了宋局长的想法。”罗迈很精,看似陈述自己的份内的事,间接告了公社主要领导的状。
在县里,秦柒也是受排挤的那部分人,听罗迈讲,公社让他分管的任务是笼统的经济,自然能想到公社主要领导在给罗迈穿小鞋。可秦柒现在无力帮罗迈出头,也没义务帮他出头。
“老罗,你没讲,你们是怎么解决资金问题的。”秦柒提示,让罗迈讲重点。
“对不起,我讲漏了。我和宋局长商议规模化养殖时,宋局长讲县里没有经济上的支持,而大队是穷得叮当响,也不可能拿出大笔资金来发展养殖。我就想到樟木的干部点子多,就和宋局长找到樟木大队求援,下面由樟木大队刘知青来讲,肯定比我讲得透彻。”罗买也现学宋红卫的套路,给刘正茂抬轿子。
这两人跟事先约好一样,都怀同样的心思,互相抬举。
“宋局长、老罗,你们这是演折子戏,还一人来一段。小刘又轮到你上场了。”秦柒调侃道。
“那天,宋局长和罗副主任联垒找来,他们是想说服我们大队借钱给其他四个大队作为养殖启动资金。可是,我们大队已经启动了新村建设计划,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根本没有多余资金外借。”
“而古大仲支书又被宋局长和罗副主任一心为民的行为所感动,就提出利用我们大队与市里大型企业的关系,派我去市里游说,争取由爱心企业垫付买种需要的资金。”
“我们大队也利用自身的优势,想法为兄弟大队解决部分饲料问题。因开镰仪式,我还没来得及跟那些企业谈。”刘正茂讲话时,又把功劳记在古大仲头上。
其他大队听说有人垫付买种的钱,贪欲又起来了,他们认为由那些单位捐助猪崽才是最好的方法。
洋风大队的大队长暗藏贪念,问:“刘知青,你跟他们谈时,他们是大单位,不在乎这点小钱,就让他们给我们每个大队捐一千只猪崽算了。”
朱枝看不惯这种占便宜没够的人,他笑着说:“那不行,不如让哪些单位给每个大队捐一千头肉猪,省得我们还要去养殖。”
本来刘正茂被洋风大队搞得哭笑不得,听到朱枝怼他,感觉挺好笑。
李天福瞪着洋风大队长说:“别人同意给我们垫资,都是看在刘知青的面子,做人要懂感恩,别不知足。”
眼见场面很尴尬,洋风大队的支书出来给大队长打圆场:“你啊,开玩笑都不注意场伙。”
秦柒按住心里对洋风大队长的火气,面上和蔼地对刘正茂说:“小刘,那就辛苦回去省城,跟那些单位说明情况,争取让他们垫资,你跟他们讲,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会尽量满足他们的条件。小刘,你如果能促成这件事,我代表收益社员感谢你。”
“秦主任,你这样讲,我必须尽全力促成啊。”刘正茂表态。
“宋主任,小刘争取来买种资金后,由你和粮山公社罗副主任负责监督养殖全过程,我也会在农业口这边为你争取些支援。这事只能办好,决不能失败,否则对不起给予支援的单位,也让樟木大队失信于人。”秦柒就这事做了最终决定。
“秦副主任,我还有两个问题想请教。”刘正茂等秦柒讲完话,马上跟进问。
“什么事,你说?”秦柒知道刘正茂路子很野,他提出的问题要用心解决。
“我们大队工厂原料不够,想从其他大队社员手里按粮站零售价收购红薯、土豆、玉米、黄豆、小麦等农产品,请问违反有关规定吗?”
“另外,听罗副主任讲,桑籽大队有座石灰石小山,不够大型开采的量级,如果我们大队出资,和桑籽大队合作建个微型水泥厂,县里会同意吗?”刘正茂提出2个问题。
认真听完刘正茂提出的问题,秦柒回答:“第一个问题,只要社员愿意,你们的收购行为没问题。第二个问题,我要回县里汇报商量后,才能告诉你答案。”
李天福:“小刘,何必跑到桑籽那种老山沟去办厂,我们大队就有石灰山,跟我们合作。”
“李天福,你太过分了,樟木愿意跟我们合作,你想半路截胡?”桑籽大队的大队长反应过来,有人要跟他们抢合作方,立马不干了,站起来怼李天福。
“别讲得那样难听,刘知青是不知道我们大队也有石灰山,以我们两个大队的关系,这好事怎么会给你?”李天福也不示弱,这是关系到大队收入的事,绝不相让。
“还有点干部的修养没?县里还没确定的事,你们就先闹起来了。不成体统。”秦柒吼道。
施大柱在办公室外提示,中餐时间到了。古大仲正好想缓和办公室的气氛,就说:“秦副主任,到饭点了,先吃饭,下午继续?”
秦柒站起,领头往外走,古大仲和罗迈分别拉住杏花大队朱枝和金树大队的李长根,这两个都是配合度最好的大队,罗迈和古大仲跟他们讲今年冬天的安排。
早两天,罗迈就跟其他几个大队吹过风,想让他们冬天种植小麦和油菜,这些大队干部自己家的日子勉强过得去,加上历年来养成的等靠要作风,认为这不是上级布置的任务,就找借口推脱。
尤其桑籽的当家干部,罗迈跟他们讲,樟木愿意出钱跟桑籽大队合办水泥厂,这两位当家干部首先想到的利用石灰山拿捏樟木大队,从中为自己谋取点好处。
刚才会议上,半路杀出杏花大队要截胡,桑籽干部才有了点危机感。
还没走到餐厅,杏花和金树大队就答应,在冬天,种植冬小麦和油菜,明春收获时,全部卖给樟木大队。
这四个人落在队伍后面小声谈话,引起桑籽支书的警觉,他故意慢下脚步,想偷听谈话内容。
等后面四人走到餐厅门口时,谈话已经结束,洋风支书不甘心,问:“你们在后面聊什么?”
古大仲故意讲:“跟杏花大队讲水泥厂的事。”
“不是讲好跟我们合作吗?古支书,你们不能出尔反尔啊。”洋风支书讲。
“我们不是还没谈妥吗?杏花大队离我们还近点,”古大仲不惯着他。
“古支书,下午我们直接谈水泥厂的事,你们的要求,洋风大队尽量满足,可以了吧?”怕樟木大队换地方办厂,那洋风大队就丢了一大笔收入。
“等县里给出准确答复再谈吧,”古大仲敷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