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上茶。”经过第一轮惨烈的竞争后,魏光暂时停止拍卖,上茶给这些人消消火。
同时还有水利集团送来的小吃,众人吃得津津有味。
“这肉干是怎么做的?”
“咱走南闯北,还从未吃过。”
众人拿起小小的肉干,明明如此简单,却是难得的美味。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
“七股五百万?”
在听到锦衣卫的禀告后,朱元璋和朱标瞪大了眼睛。
“看样子咱小觑魏光捞钱的本领了。”朱元璋来回踱步,喃喃道:“之前之所以没觉得他有多厉害,是因为他的舞台小,仅仅只是一个小县城。”
“现在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啊。”
朱元璋眼中闪过犹豫,也不知道此举是好是坏。
自古以来,历代王朝皆以农业为主。
现在大明开了先河,由朝廷主导商业的发展,这会将大明带向何方?
一时间,朱元璋忧心忡忡。
在他的计划下,大明未来百年其实都可以预见。
因为朱标是他培养的最佳继承人。
通过朱标,他能看到大明未来的方向。
即便有那青铜鼎,他知道朱标没能成为皇帝,但影响应该也不会太大。
战争已经过去了,第二代、第三代皇帝只需励精图治即可,未来可以预见。
但现在朱元璋看不到了。
魏光的出现,让未来迷雾重重。
但想到那七股五百万的消息,朱元璋的忧心似乎减弱了。
大明的国库,现在连五百万都没有。
魏光只是简单的操作一下,钱就如同潮水一般涌来。
“标儿,你说魏光是怎么办到的?”朱元璋看向了太子。
朱标沉默良久,猜测道:“这应该是朝廷的原因,爹,你上次应该听到魏光说了,这联合钱庄是以国家信誉为担保,这才是最值钱的东西,我想这些商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股份的原因就在于此。”
“国家信誉吗?”听过太子这么一提醒,朱元璋倒是想通了。
没错,确实是这么回事。
没有朝廷担保,魏光就算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壮举。
“咱手里有四成的股份,也就是说,价值至少两千万。”想到这里,朱元璋咧嘴笑了。
...
应天府衙门,拍卖再次开始了。
经过残酷的竞争后,第二个六股礼包被潮商以四百七十万的价格拍得。
让人意外的是,第三个五股礼包被拍到了五百万!
胜者还不是财力雄厚的晋商。
这竞拍者到目前为止,仍然保持神秘。
仅仅是三个礼包,魏光赚了将近一千五百万。
之前大明谁最富裕不清楚,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在此之前,两个掌柜分别得了两股,魏光让徐翁带着水利集团的现金将48%的股份买了下来,现在其实是在拍卖他们的股份而已。
过了两个时辰,拍卖会结束了。
48%的股份,魏光拍出了三千万的高价。
除去之前徐翁花的480万,他们足足赚了2500万。
认购会结束,有人欢喜有人忧。
买到股份的自然欢喜的离开了,没买到的人只能愤愤砸拳。
但不管如何,魏光是最大的赢家。
不止得了两千多万,他还有一成的股份。
当然,这一成的股份名义上是属于徐翁的,这是为了避免日后出意外。
“一股拍出五十多万,府尹大人真是我辈楷模啊。”
出了衙门,张季和刘道元感慨万分。
他们两人选择合伙,都得了一股,现在才过去五六天,他们的身家就暴涨了五六倍!
胡惟庸和李善长似乎还没回过神来,浑浑噩噩走出了衙门。
这魏光捞钱的本领实在太强了。
仅仅两个时辰,捞的钱就比大明一年的赋税还要多。
“怪不得能成为府尹,看样子咱们的陛下是缺钱了。”胡惟庸喃喃道。
李善长深以为然,点头说:“和北元的战争还没结束,边境不断练兵,军费开支颇大,陛下看样子要破釜沉舟了,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找来的魏光,这家伙捞钱的本领实乃罕见。”
说着说着,两人已远去。
“等等,那是.....”
就在这时,两人发现了异常。
在街道的人群中,有两道身影非常显眼。
虽然经过了乔装打扮,但他们还是认出来了,那是皇帝和太子。
“魏光果然和陛下有关。”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的猜想得到了证实。
...
“多少来着?三千万?”
朱元璋边走边听锦衣卫的禀告,听到三千万时愣住了。
这得多少钱啊?大明的国库里还从来没有过如此庞大的资金。
这哪是赚钱啊,明明是拿麻袋装钱。
说实话,朱元璋眼红了。
现在对北元余孽的战争要钱,对付沿海的倭寇也要钱,他是穷疯了。
“等下要狠狠的宰魏光一次。”眼红的朱元璋当即下了决心。
“对了,魏光的钱是谁在管理?”他又问。
朱元璋很清楚,魏光是个聪明人。
他断然不可能亲自经商,所以他的钱必然是某个人在管理,这个人还可能是联合钱庄的股东之一。
乔装的锦衣卫低声说道:“陛下,经过我们调查,和魏光有关系的人很少,他的钱应该是家仆徐翁在管理。”
“水利集团也是此人在经营,但背后都是魏光出主意。”
“还算警惕。”朱元璋颔首。
一行人穿过街道,随后步入衙门。
刚看到魏光,朱元璋就笑呵呵道:“魏大人,听说这次你赚了不少?”
魏光放下茶杯,耸了耸肩道:“侯爷,我只是负责联合钱庄的筹建而已,钱的事完全由股东说了算。”
“我差点就信了。”
朱元璋在心里冷哼了一声。
魏光非常识趣,掏出一份文书说道:“侯爷,这是属于朝廷的四成股份转让契。”
朱元璋满意的收下了。
匆匆赶来,不就是为了这股份吗?
这只是小小的一张纸,却价值两千万啊。
魏光捞钱的本领简直夸张,他都不知道该不该重用魏光,或者说有没有用错。
魏光之才,显然是把双刃剑。
用好了于国有利,用不好就极为麻烦。
魏光给朝廷赚钱的同时,他自己也捞了很多钱,这非常不好,以后得敲打敲打。
毕竟这次赚的钱够魏光花十辈子了,以后就老老实实为朝廷赚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