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觉中2003年已经到来,再有十几天就要迎来农历甲申年了。陆风师范大学已经放了寒假,紫华大街上已经开始张灯结彩,营造迎新春的气氛了,年味一天天浓烈起来。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就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们团聚了。
今天下午,张琰刚从火车站采访完旅客发送的新闻后,就早早地交了稿子。记者们跟勤劳的蜜蜂一样,每天采访完后,都要把采回来的内容写成稿子,把每一天的工作毫不保留地奉献给读者,每天离开报社时大家心里又空落落的,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这一天又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新闻。他们会跟蜜蜂一样会再度飞到紫华的角角落落,去寻找和采访有价值的新闻。
社会新闻部里间大办公室里,记者们都在忙碌地写着稿子,报社的条件很差,其他好几家报社的记者都已经换笔了,可是《紫华生活报》的记者依然在稿纸上写稿子,办公室里很安静,只听见笔端在纸上的沙沙声。
张琰静静地坐在桌子旁边,他先是拿了份报纸,没看一会就心不在焉,魂不守舍。国庆期间在轻露见到胡宛如的情形,不由得让他的心里涌动着感动,当她带着他在024厂外的林荫大道散步时,他才感觉得到了他们的孤独。
几年来,一对真心相爱的恋人远隔千里,天各一方,他感谢老天对他们的眷恋,可是,他也埋怨老天对他们为什么又这般残忍,无情地将他们分开。
那天他们互诉衷肠,说不尽相思之苦。胡宛如说,这几年她看了许许多多的爱情故事,读到这些故事时都会被伟大的爱情感动,会想起远在天边的他。
“文君夜奔,当垆卖酒,始终不弃与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尾生和心爱的姑娘约会在桥下,涨水后仍信守诺言不肯离去,抱梁柱而死;孟姜女千里寻夫登石望夫留下的凄美脚印……”胡宛如动情地说,“还有焦仲卿与刘兰芝、梁山伯与祝英台、赵明诚与李清照……这一段一段的爱情,让我始终相信我们之间注定会有不舍情缘……”
看着胡宛如说这番话时坚定执着的目光,张琰感动极了。
离别那天,胡宛如把他送到轻露火车站后,他不会忘记他们依依惜别时的缠绵悱恻和难舍难分,不会忘记她忧伤的面容里道不尽的思念与惆怅。候车室的喇叭传来开始检票的声音后,密密麻麻的人群潮水般涌向检票口,张琰看着胡宛如可怜得像个被遗弃的孤儿,静静地失魂落魄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要赶着去奔丧的人群将她撞得东倒西歪,那一刻,他的眼泪哗啦哗啦往下流……
在轻露,胡宛如是他唯一认识的人,也是他唯一牵挂的人。在这里的茫茫人海中,他也是胡宛唯一认识的人,也是她唯一难舍的人。
人群像一股强大的洪流裹挟他朝前走,他一步三回头,被人流裹挟着朝前挪动着。他们之间的距离一点点拉大,拉大。洪流无情地撕扯着他们的神经,撕扯得他们有种痛心切骨,摘胆剜心的疼。
检票口就在前方,检票口如同王母娘娘用金簪划出的天河,一旦过了这条天河,他们将会再一次天各一方。正当张琰越来越接近检票口时,胡宛如突然大步冲上前,一下子扑倒在他的怀里,与他紧紧相拥。她跟一个要离开大人的孩子一样,嘴唇颤抖得说不出一个字来,眼泪簌簌地往下落……她的肩膀随着抽泣在他的胸膛里一起一伏,她缠绵得像一首抒情诗,婉转凄切,千回百转。
检票口的喇叭声跟催命鬼一样催促着旅客,他们紧紧相拥,似乎与世隔绝。直到检票员扯着嗓子冲着他们喊“还没有没人?”之后,他们才不得不分开。
跨过检票口张琰回过头时,他的泪眼里尽是她的泪眼……
他知道她想说什么,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她已经不止一万次地告诉他,让他等着她,她一定会来紫华,这辈子一定要跟他在一起,她坚决不会让他为了她放弃现在的工作,放弃新闻理想,而她为了他什么都能放弃……
张琰的眼睛湿润了,洛明工业学校那段纯真年代已渐行渐远,可他这一生都会感谢那个美丽的校园,走进那个校园是他一生最大的幸运,那是他跟胡宛如相识、相知、相爱的地方。哦!那是个多么美妙的地方!
“张琰——”办公室传来了主任沙岩的声音。
张琰的思绪依旧蔓延着,他跟胡宛如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尽管自己并不是王子,可胡宛如一定是美丽、温柔、圣洁的公主……
“张琰……”再次传来了主任沙岩的声音。
“张琰,张琰,主任叫你呢……”这时,正在写稿子的徐克走过来,轻轻地碰了碰他的胳膊。
张琰还没回过神,只见沙岩已经从外间快步来到他跟前。他手里拿着厚厚一沓稿纸。
“想什么呢?”沙岩问。
“没,没想什么……”张琰慌慌张张地说。
沙岩还想说什么,突然发现了张琰潮湿的眼睛,便没再说话。过了片刻才说:“我这会要去开编前会,你下班后晚走一会,我有事给你说。”
沙岩一说完就大步走出社会新闻部,每天下午这个时候各部门主任都要去参加编前会。
记者们忙完一天的工作时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大家陆陆续续离开了办公室。
张琰闲得没事便把抹布撂进盆里,端着盆子朝水房子走去。他想打扫一下办公室的卫生,因为主任曾是个军人,他最见不得办公室里的乱和脏,他常说条件再差也得把环境弄干净,就跟做人一样,衣服再旧也得穿戴整齐,要有精气神。
水房在厕所外面,张琰一水房就听见厕所里有人正说着他的名字,他不由得停下脚步听了起来。
“我们主任今天又把他留了下来,肯定是又要给他吃偏食……”张琰能分辨出来说这话的人正是记者徐克。
“吃偏食?”这是外部门记者的声音。
“就是给好线索呗!自从张琰被抽到调查组后,他都写了多少个大稿子了?可是我们……唉!真是太不公平了,饿得能饿死,撑得能撑死。报纸就这点版面,主任要是这么偏心,就让张琰一个人干算了,还留我们在这里干啥?”徐克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