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从相知、相恋,在到相爱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时间之快,令人咋舌,正如后世歌曲唱的那样: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时间确实过的很快,犹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就到了腊八节。今日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这也是大宋朝的习俗,济世堂同样如此!
王凯通过这几日的调养,恢复的很好,伤口已经开始结痂,早上李维又帮他重新换了药。
李维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恢复能力,短短的几日就能恢复的这么好。
最让李维欣慰的是由于他手术时严格按照了后世的方法消毒,所以王凯的伤口没有出现感染的迹象,也没有出现浓水之类的烂疮。这让李维信心大增。
在刘捕头一干人等千谢万谢下,王凯顺利出院了。领走时李维调侃道:“希望再过一段时间,又能看见王捕快安行疾斗的风采!”
王凯感激道:“李神医的大恩大德,在下铭记于心!”
李维送走了捕快等人,来到大厅,等待即将出锅的八宝粥。
一大早季思楠就领着几位丫鬟在厨房早早忙碌了,准备熬制一锅香喷喷的八宝粥。
腊八节这天相传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所以几人打算吃完便去山阳县最有灵气的龙兴寺观看庙会。
这段时间李维用三七配制汤药,再配合针灸,崔语琴已经基本痊愈了。崔语琴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不再担心月事来临前后的腹痛之苦。
只可惜李维只能医治崔语琴身体上的疼痛,却医不好她内心的痛楚。自从崔语琴接到父亲书信后,便知晓父亲不日就会前来接她回去。崔语琴内心犹如刀绞一般痛苦煎熬。
李维也一样,更多的却是无奈,毕竟自己只是一介小郎中,只能济世救人,无法左右别人的思想。
李维不是没想过生米煮成熟饭,但是他知晓这个时代最难容忍的便是未婚先孕。一旦被世人知晓,后果可想而知!这样只会给两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崔语琴不想,李维更不会同意,毕竟两人是一对纯洁的恋人。
至于离家出走,更是荒谬至极,别说大宋朝就这么一点大,就算天涯海角,也是一样无处安家。现在整个大宋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更是无处躲藏。况且李维也不想丢下父母,毕竟这里已经让他有了归属之感,父母再造之恩,他还没来得及报答。
现在李维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崔弘和乃是明事理的父亲,也希望通过自己劝服能改变他的想法。
三人吃完了季思楠煮的的八宝粥,来到了久负盛名的龙兴寺。
整个楚州有道馆和寺庙上百家,佛教盛行由来已久。整个大宋朝是以道教立为国教,当然朝廷也对佛教采取了保护措施。
在民间念佛结社特别兴盛,影响极大,尤其是在江南一带佛教仍保持一定的盛况。
整个楚州最有名气的佛教寺庙就数山阳县的龙兴寺。
龙兴寺创建于东晋大兴二年。唐李显皇帝赐田1000亩,以做寺产,并敕额“龙兴万寿禅寺”,建文通塔,使龙兴寺大为改观。宋嘉佑年间,僧伽被尊为“泗州大圣”。龙兴寺当时的住持和尚慧慈在龙窝巷北头的古井上为他建了“大圣佛堂”。
龙兴寺最盛时,其庙产田地多达7000余亩,拥有大小屋宇130间。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椒堂,宝镜堂(法堂),方丈楼等建筑,。寺内回廊四通,四周筑有围墙。寺中有韦驮,四大金刚,释迦牟尼,药师,阿弥佗佛,迦叶,阿难,十八罗汉,文殊,望海观音等佛像等,可谓佛教圣地。
今日是龙兴寺最重要的佛教节日,寺庙里的和尚一早就开始布置了。四周的山墙,里里外外俱是彩灯,灯与灯只之间用彩绳串联着,煞是好看。
寺庙门口也有众多的僧侣在讲经布道,因为今日可以利用庙会节日来招收大批的信徒。毕竟像这般盛大的佛教盛典可是不多见。
说是佛教佛法盛会,倒不如说是一个大庙会。整个寺庙已经挤得人山人海,有的停驻观望,有的留在门口倾听和尚们宣传佛法。更多的是进入寺庙里面观看一百多位身批大红袈裟、头戴毗卢帽的和尚同时念经的盛况之举,红彤彤一片好不威风。
这一日就连妓院都会停工一天,妓女们也会在这一日放假,前来这里参加大庙会。不管是可爱俏皮的小侍婢还是行动优雅、举止端庄的大家闺秀。或是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青衣小帽的仆从。都会在这一天前来观看热闹非凡的盛会。
小商贩也会选择这一天前来摆摊,有卖糖人、糖葫芦的,有卖各种小吃和小玩意的,总之应有尽有。
寺庙为了吸引众多老百姓,也会在今日大发善心,向那些穷苦百姓,施舍八宝粥。那些早已饥寒交迫的穷苦百姓昨夜就赶来排队了,只见长长的队伍排了有一里多远了。
李维看着这眼前的景象不禁有些惊奇,这哪是盛会啊,简直就像是后世热闹的小商品市场一样。有吆喝的,有吵闹的,还有那些被别有用心的色狼揩油尖叫的少女,甚至还有孩童与家人失散后痛哭的声音。听的让人好似脑袋炸裂一般。
李维赶紧带着两位美女离开了这里,经过广场进入天王殿。天王殿里阿弥陀佛端坐中间,四大天王侧立两旁。
穿过天王殿是一个四合大院,迎面是坐北朝南上下两层建筑的大雄宝殿。大殿巍峨壮观,雕梁画栋,大殿上方悬挂着由李显皇帝亲笔题写的“大雄宝殿”匾额。殿正中一尊释迦弁尼玉佛端坐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宝相庄严。两旁阿难迦叶,双手合十,心意虔诚。背后南海观世音菩萨,手捧杨柳净瓶,栩栩如生。殿内两侧十八罗汉,形态各异。
三人就地跪拜,李维前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并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但是这次却是陪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前来烧香拜佛,岂有不拜之理?
崔语琴全程虔诚至极,没有一丝一毫的亵渎之意。反倒是李维漫不经心,四处打量着周围之人,偶尔也会看见大户人家的小姐朝着自己频频示意,暗送秋波,弄得他尴尬不已。
李维见崔语琴和季思楠两人非常虔诚的默默祈祷。李维也很好奇,本来还想靠近去倾听,谁知被旁边的季思楠给一脸瞪了回来,只好悻悻的和他们一样装装样子,默默祈祷起来。
李维不知道在大雄宝殿之外,被一人认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李维刚刚穿越而来时,前来看望自己的丫鬟香秀。
香秀也是瞪大了眼睛,没想到李维也会来此烧香拜佛,开心的欢呼雀跃起来:“小姐,快看,那就是姑爷!我去叫他!”
而旁边被香秀称之为小姐的正是李维母亲帮他定下婚约的缪盈盈。缪盈盈顺着香秀的方向看了过去,不由得黯然神伤。只见李维两边都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女,李维正在左环右顾,乐不思蜀的与她们亲昵的贴在一起。随后便暗自伤心道:“算了,别去打扰了,看到他如此幸福就行了!”
旁边的香秀不由得愤愤不平道:“姑爷怎么这样啊?明明已经和小姐有婚约在身,还如此招摇过市,和那些执绔子弟有什么区别?”
缪盈盈眉头一皱道:“别说了,自有他的选择!”显然缪盈盈已经对李维产生了厌恶,已经开始恼羞成怒。
其实主仆两人前来龙兴寺,就是为了给李维祈福的,因为在她的心目中早就将李维当成了自己的夫君。上一次听说李维遇难,害的她哭了一天一夜,后来得知李维福大命大苏醒了过来,顿时欣喜若狂。经常在家中佛堂为李维祈福诵经,期盼李维平平安安,等到良辰吉时,前来迎娶自己。
缪盈盈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李维身上。谁知左盼不来,又盼不来,使得她开始慢慢的抑郁起来。外面早有传言,说自己乃是相貌丑陋的女子,没人敢迎娶自己,但是她坚信心目中的李维乃是大仁大义、情有独钟、忠贞不渝的谦谦君子,会抛开一切世俗杂念和自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共度一生。
可是今日一见让她大失所望,看来李维也不过是和那些纨绔子弟一样,风流成性、见异思迁、喜欢拈花惹草的滥情之人。
她决定不再为李维祈福,既然亲眼见他过得如此“幸福”,那也用不着自己操心了。原来让自己一直牵肠挂肚之人,却是以这样的方式让自己遇见。还亏她为了心爱之人冒险出来为他祈福诵经。此时此刻已经让她犹如跌进冰窟窿一般,寒遍全身。
李维并没有注意后面有人关注自己,若是他能回头看一眼,会让他永远记住这位妙龄女子的面容。
缪盈盈今日身穿着一件略嫌简单的素白色的长锦衣袍,用深棕色的丝线在衣料上绣出了奇巧遒劲的枝干,桃红色的丝线绣出了一朵朵怒放的梅花,从裙摆一直延伸到腰际。一根玄紫色的宽腰带勒紧细腰,不仅显出身段窈窕,还给人一种清雅不失华贵的感觉,外披一件浅紫色的氅衣,一举一动宛若天人。
乌黑柔顺的长发被盘成了漂亮的发髻,几缕碎发披散下来,带着几分飘逸灵动。皮肤白嫩如雪,如天仙下凡一般。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手腕处带着一只乳白色的玉镯子,温润的羊脂白玉散发出一种不言的光辉,与一身浅素的装扮相得益彰。
缪盈盈本来纯洁似水的目光,此刻却带着一丝悲伤,给人一种楚楚可怜,想立刻上前安抚一般的感觉。若是此刻被李维知晓定会前来花甜蜜嘴哄骗一番,只可惜此时此刻有缘无分!
缪盈盈本就受与母亲的管束,平日里很难出来。今日好不容易趁着佛教法会才偷偷的溜了出来,原本打算前去上香祈福。现在早已没了心情,于是拉着香秀打道回府了。
李维不知道这一切,拜完佛,祈完福,本来季思楠还打算求签的,但是今日寺庙如此繁忙,估计就算求了签,只怕和尚也没时间多做解释。
李维今日心情甚好,一下子捐了一两的香火钱。按照前世,他可不愿意去捐赠香火钱,这次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虔诚”,才会如此“大方”。
三人又在寺庙里面游玩了一番,李维感叹要是放在后世,估计到处都是自拍的人。无数的自拍杆会在空中龙飞凤舞。现在嘛,只会怀着好奇,不停的驻足观赏,而无法留下美好的回忆。
此刻寺庙外锣鼓喧天,响彻天际。原来是寺庙特地邀请了楚州有名的舞狮队前来助阵。
只见门口不远处一个系红抹额、身着七彩画衣,手执一只红绣球的中年人不停的将红绣球一扬一挥。便有一只金睛银齿、红色鬃毛的狮子从地上一跃而上,将那绣球含在嘴中,或腾翻,或扑跌,或跳跃,或人立,或朝拜,英武之极。
李维三人越看越有兴致,不停的叫好助阵,浑然不知后面有一位灰衣僧侣,对着李维目露杀意。随后便从腰间掏出一把锋利无比的柳叶镖。
若是李维见了便会大吃一惊,此镖与他手术的柳叶刀非常相似,纤薄异常,俨然就是父亲口中的柳叶镖。
此人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就是那无人能识的千面郎君--毛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