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因为曼曼对于量子力学的理解深度有限。
所以哪怕是最后的理论设想,推导也依旧平淡简单。
但不可否认的是,理论物理的知识储备决定了推导的高度,但无法决定开拓性的思路。
在路曼曼理论推导的最后,是一个等式。
“首先说一下,结论是错的。”顾知秋神色激动,站起来拿着这张纸,激动的看着最后的一个恒等式。
他赞叹的看着曼曼:“但……这或许会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恒等式。”
顾知秋眉宇间的愁思被喜悦冲散,这是他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的欣喜。
他一把抱住路曼曼,紧紧的贴着她的脸颊:“先回家,再等我几天,我这边的推演马上就能结束了。”
“我……我帮到你了吗?”
“不是帮到,”顾知秋双手轻捏着她的肩膀:“你给我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物理框架,这是开创性的。”
路曼曼看着自己的推论,将信将疑道:“真的假的?”
“回家,等我,我要赶紧进行推算了。”
顾知秋轻轻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然后亲自将她送到了实验室门口。
临走前,路曼曼问道:“大概还要几天?”
“最多十天。”
“你好久没回家了,如果中间得空了回家好好睡一觉,工作这么久总要休息的。”
顾知秋微笑道:“嗯呐,快回去吧,路上小心啊你。”
“嗯。”
目送着路曼曼离开后,顾知秋拿着她的几张推论若有所思的在办公室徘徊了起来。
在她的推算中,有一个很明显的前提条件。
那就是有一定的空间。
或许是教育物理学留下的底子,让她犯了这个很不小心就会犯的错误。
在顾知秋先前的推论中,很明显可以发现,无论是广义相对论还是量子物理,都是在整个宏观或是微观的层面展开讨论。
什么意思呢?
就是当他推演强核力的时候,他眼睛里看到的是所有原子、质子、基本粒子。
当他推演引力的时候,他脑海里浮现的是恒星、中子星、黑洞和整个宇宙。
而路曼曼不一样。
她用的是教学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假设法。
假设一个一立方米的真空容器中,有多少多少带多少多少电子伏特的粒子。
假设这些粒子的能量汇聚在一起,会释放出多大的能量。
……
顾知秋的方法,是大刀阔斧的研究。
这种统筹全局的研究如果成功,那无数物理学家的信仰——统一场论,便能落地。
而统一场论如果真被证实,则速度放缓的现代物理,将再一次进入一个全新的爆炸增长时期。
这将是一个足以比肩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等开拓者的伟大成就!
而路曼曼的方法,就有些走捷径的感觉。
通过假设的方法,规避了很多问题。
但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虽然看似简单粗暴,但却是最容易实际应用的。
尤其是在推论最后的那个恒等式,让顾知秋冷汗直冒。
这个恒等式是这样的——
“Ek+E+q+γA≡E
E\/w≡pV\/rν”
这两个公式很容易理解,动能+势能+热能+其他能≡这个封闭系统的总能量。
而这个封闭系统的总能量\/凝聚态的总能量≡封闭系统单位能量密度*封闭系统的总体积\/凝聚态单位能量密度*凝聚态的总体积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假设。
把推论的对象,从一个宇宙,缩减到了一个真空容器里。
这样变量就越发容易控制。
在之前,想要在开放环境下实现坍缩的时候,需要极高的质量和极小的史瓦西半径。
而在恒等式之下,可以改变的参数就更多了。
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封闭系统的总体积、减小凝聚态能量密度、增大封闭系统的单位能量密度,增加粒子动能、增大输入热能等等,都可以达到坍缩的环境。
虽然,曼曼的这两个恒等式有不小的漏洞,比如把量子间的微观能量,懒省事儿的写成了“其他能”。
比如第二个公式的恒等式,在普朗克长度下会失效。
但即便如此,这个恒等式,便足以帮助他叩开新世界的大门。
更甚的是,从这个假设方法中,他甚至对自己的研究有了一些突破口。
统一场论的最核心的难点,便是在各大场之间找到一个“桥梁”。
这个桥梁,是四大场之间的共同规律,必须四大场同时遵循。
只有如此,才能依据这个共同的物理规律进行拓展,甚至通过这个“桥梁”,来优化四大场各个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从而在这个桥梁函数中,完善统一场轮。
而在这个表达式中,让顾知秋看到了这个桥梁。
那就是能量。
能量量子化是量子理论的基础。
而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万物的准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量子是宇宙的微分,而宇宙是量子的积分。
尽管宏观和微观上,量子和宇宙并不遵循同样的物理法则,但在能量守恒这件事情上,两者都十分老实。
所以,等到这次的奇点实验结束之后,他一定要以这个思路向统一场论进军了。
……
一下午的时间,顾知秋把恒等式和假设思路带入自己的推演过程中。
当目光从整个宇宙和整个微观量子世界,收缩到一个一立方米,并且没有任何物质的虚无容器中的时候。
一切计算和推演,就迎刃而解。
宇宙和量子,是两个很大的世界,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类都无法完全窥探全貌。
又如何完成更加深入的推论。
又或者即便是推论出来了,相信随着进一步的观察,也终将会推翻。
那这样的推论在骗取论文,骗取奖项的时候或许有用。
但在真正的科技兴国战略中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在一个人类自行制造的“世界中”,在这个一切都可按照人类的意志而左右的世界中。
进行人为的,可控的实验。
要比假大空的一味推导,要有意义得多。
……
接下来几日,在恒等理论的指导下,之前的难题,一一得到解决。
实验室环境下的可行方案,也逐渐浮出水面。
大约一周之后,克里从华科大回来。
同时带回了华科大核物理实验室中,量子缠绕实验的成功
而距离华夏的奇点实验,只剩下了顾知秋这边的最后一步。
把一立方米的能量,压缩到1纳米。
创造出类引力缠绕的实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