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顾知秋,崔浩就更加高看了:“史密斯教授虽然不知道破解上帝加密的人是谁,但依旧对你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崔浩激情澎湃的说完。
但回应他的,只是寂寥无声。
过了很长时间,顾知秋才想起了什么:“还有事儿吗?我这边有点忙,没事儿就先挂了。”
崔浩憋屈了老半天,才蹦出了几个字:“没事儿了。”
顾知秋挂上电话,又开始专心的验算了起来。
磁场强度决定了密度和温度的上限,装置的大小决定了约束时间的上限。
这些上限,是偏微分方程重要的参数条件。
可如果每一步都体现的话,难度恐怕会大不小。
这成了顾知秋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因为造可控核聚变,并不是为了秀技术。
而是为了实用。
这就还有一个函数条件,就是输出要大于输入。
假如发射等离子束消耗50mw,维持磁场强度需要100mw,则就要求聚变输出的功率最起码要大于150mw,这个核反应堆才有意义。
而无数的条件制约下,计算似乎也陷入了僵局。
直到顾知秋把思绪从现有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转移到了顾氏反应堆之后,一切才迎刃而解。
4-3型核反应堆是他改良后的环流聚变装置,因此在前世的学术界中被称为顾氏反应堆。
和托卡马克装置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实现了内循环。
通过核反应堆的能量产生,维持环流中的磁约束强度。
这样就忽略了两个上限带来的条件限制。
到这儿,一切似乎又迎刃而解了。
趁着这个漏洞,他急忙进一步攻克这学术壁垒。最终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将等离子同轨方程快速向前推进。
……
……
……
六月七日,凌晨三点。
顾知秋看了看偏微分方程的通式,这才松了一口气去睡觉了。
等离子同轨方程的理论引导下,在原子核运动偏微分方程通式算出来的情况下,就已经完成了80%。
剩下的20%就是代入参数进行计算。
这属于普通的高等代数范畴,做到这一步,剩下的步骤,就不必他亲力亲为了。
相信以刘茹的学术造诣,看到这个偏微分方程,应该就能懂其中的含金量了。
小心翼翼的收起草稿,放在抽屉里后,困意感如潮水般涌来。
因为从下午一直计算到现在,几乎坐在书桌前十二个小时没动弹过,也滴水未进。所以等他躺到了床上,才察觉到了饿意。
只可惜床头没有了曼曼给他准备的水果拼盘。
家里冰箱里翻找了一遍,有些西红柿,和一些土豆、芹菜之类的蔬菜。
但曼曼不在,他压根拿这些食材没有办法。
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吃了两个西红柿,这才紧闭着眼强迫自己睡了过去。
……
次日,早上八点。
顾知秋在闹钟下准时起床。
临出门前,再一次检查起了考试的物品。
准考证和身份证,这两个是必须要带的,缺一不可。
2b铅笔、普通铅笔、橡皮、三角尺和直角尺、圆规。这些文具或许有些用不到,但有备无患。
矿泉水和口罩。所有的东西都检查无误之后,他这才向学校出发了。
考场是在高一教学楼。
八点半,便可以入场了。
和顾知秋同考场的考生,在试卷发下来之前,似乎都在有意无意的盯着他。时不时的还双手合十,像是在拜佛。
整的人挺尴尬的。
第一场依旧是语文。
正常发挥就好,在语文上面要做的就是不要拉开分数,这个没太大难度。
卷子发下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写好卷头和答题卡的信息。
然后才是浏览试卷。
现代文阅读考的是一篇散文。
《新青年》的一篇文章。
古诗词是戍边诗词,里面的重要字眼一眼就能挑出来。
思乡之情、壮志未酬跃然纸上。
文言文阅读是明朝的一篇文章,顾知秋前世消遣的时候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受这个影响,他也了解了一下明史。
不过不确定这篇文章是《明实录》里的还是《国榷》里的。
至于作文题目,依旧是主旋律文章,青年力量和国家富强。
总览了一遍题目之后,顾知秋就大致有些把握了。
考试开始,翻卷子的声音就在考场中响起。
语文考试是一个体力活,这一点顾知秋深有体会。
别的学科顾知秋至少能提前一半的时间完成,唯独语文不行。
尤其是在写作文的时候。
他为了得高分,除了立意准确之外,他还要秀出自己的瘦金体。
而一旦把作文当做书法考试,那时间就长了。
完成试卷之后,考试最后十五分钟的提示声就响了起来。
如果不是前面做的快了一些,恐怕这时间还真是吃紧。
到十一点半。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所有考生起立。
监考老师收完试卷,完成密封,他们才得以离开教室。
和以往的考试不同,高考考完一门科目之后,同学们就打消了对答案的念头。
一个个行色匆匆的离开了教室,下午的数学,对不少人来说都是如临大敌。
虽然临时抱佛脚不可取,但有用。
至于顾知秋,回家之后吃了个外卖就躺床午休了。
他不需要复习,他更需要的是把昨天晚上少睡的觉给补回来。
只要考试的时候头脑保持清醒就没有太大问题。
这一次他吃一堑长一智,不再像联考的时候用大学知识解一遍,再用高中知识解一遍。没意义,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排版也不好看,他只需要克制住自己,尽量不用大学知识就好。
……
下午两点半。
所有考生入场。
卷子发下来之后,顾知秋快速的浏览了一遍试卷。高考的考题,大部分题目比统考的难度要小一些。
唯一强过全市联考的,是最后一道压轴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