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你们这两个孺子,可知这位是谁吗?”卢植身后的弟子们顿时不服起来。

“你们安静,请问两位童子,臭在何处,乱在何处?”卢植则是认真道。

“臭在这是老粪坑里的话,乱是在,你压根不懂得啥叫逻辑关系,也对了,祖师说过,儒家最大的毛病,就是从来不讲逻辑,牵强附会是第一流的。自从独尊儒术之后,逻辑一学,就荡然无存了,只以皇帝大臣们的喜好为目的来修改自身学说,再没有了什么坚持。”小孩甲鄙视道。

这正是小孩子的特点:

直来直说,说个痛快,才不会考虑什么脸皮,什么尊卑。

“是啊,人正则事正?你是君子,你就能做好事了?这不扯澹吗?孔子还是圣人了,他连日的近远都分辨不清楚,你还指望你能比得上孔子?”小孩乙同样鄙视道。

卢植大为羞愧,一时之间,竟然无言以对。

他的想法还一直固定在只要是君子当政,就能国泰民安。

他这样想没事,然而再过了一千多年,很多人还是这个想法。

就让人很悲哀了。

不是君子不好,而是做事要看能力和体系,两者互相成就。

指望靠个人操守,那是最靠不住的东西,也就是陷入了唯心论。

因为廉洁者下一刻也会动心,君子的定论,是人死之后才能给出。

就像朱熹,有人说他扒灰,这事就没法说了,到底是不是君子,没人能肯定。

反正后世他是没啥名气。

但是明清时代他的名头或说在科举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孔孟。

但后世提到孔孟还是大把人知道,你说朱熹是谁,一百个人可能也就一个人知道。

卢植震惊之后,又虚心问道:“那我该如何修改?”

“你要先去看看,看看我们山寨里是怎么让吏员们为百姓做事的,而不是反过来压迫百姓。”小孩乙指了指门外。

于是卢植带着弟子离开学堂。

他只感到自己头脑昏沉。

以前所学都受到了冲击。

逻辑学?

是名家的那一套吗?

他们来到一处山寨。

认真观察了两天。

从田间地头,到寨子的工房市场,都看了个遍。

然后发现这里的人员分为官和吏,前者提出理念和规划。

后者负责实施,做实事的。

官流动,但吏员基本不动,在一个地方一干一辈子。

吏员是技术人员。

他们有自己的上升渠道。

不受推选。

靠的是考试和评级。

谁技术高,谁就评级高。

谁做错了事,谁就受罚。

其实大汉州郡也是分成两类。

只是没有他们这样明确,而且即便是吏,也是推举上来的。

以至于一个家族占了一个州郡的吏位都是很平常。

技术人员,最典型的就是破桉的,丈量土地,计算税收的。

这些都是吏员。

官员不能干涉他们的升迁,也没有资格罢免他们。

他们只要做到将事做好,就能高枕无忧。

出了事,只要有合理的程序在,就找不到他们身上。

卢植看过这几天后,发现他们运转的虽然不是很熟练,还有很多磕绊。

但至少能经营起来,能够正常的收税和征发兵力。

而且那些吏员们,十人中也有两三个在好好学习,看着各种书籍,努力钻研,说是要考级……

好么,都卷到大汉了。

不过话说回来,三国才是最卷,后世那算什么?

这里十人只能活一个人下来,你卷不好就死了。

卢植看到这些后,突然觉得自己的大汉,能做到这个事情吗?

如果皇上振作,皇上才30多岁,说实话应该是能做到的。

因为大汉现在还有着正统和军力,还能够对各地州郡发号施令。

正想着,荀或敲门进来了。

“晚辈见过卢公。”荀或很是恭敬道。

对方的现在,就是自己曾经期望的明天。

当然现在他不期望了。

“好,你是?”卢植这才感受到尊重。

说实话进来这山寨中,就没什么人将他当一回事。

要知道在外面,有人为了谋求一个记名弟子的身份,都要花费很大力气,甚至都见不到一面。

“晚辈荀或荀文若,颖川……”

卢植立刻知道对方的出身了。

“好,你和**原来……”

两个人一番攀扯,竟然还深有交情。

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勾连之力。

拐弯抹角也能找到关系。

“卢公此来数日,不知有何见教?”荀或问道。

“唉,大汉亡了。”卢植叹气道。

这不是他灭自己人威风,而是事实。

他当官数十年,弊病早就看到了。

上下混乱,人人求财,地方豪强割据,有兵权者有异心。

前些日子,听说又反叛了一处,才几千人马。

“不,大汉不会亡,或者说我们能让大汉以另外的方式存留下来。”荀或一些词汇也染上了闻人升的习惯。

闻人升才不会惯着他们。

知识是宝贵的,只有求学者改造自己适应新知识,万万没有新知识改造自己适应求学者的道理。

“这要如何去做?”卢植很沉重道。

“我们要保住大汉,我之前听师尊说到一个说法,他说朝廷、百姓,只有在外敌入侵之下,才能建立共同概念。比如我们都是汉人,因为人家杀你们的时候,不会区分你是官吏还是乞丐,只要看你住在这里,说着汉话,穿着汉衣,就是敌人。”荀或自信道。

“嗯,这倒是真的。”卢植也曾经驱逐过草原部落,很明白他们打草谷的事情。

那是周期性的,一旦犯边,管你是什么人,青壮和女人都是抢去做奴隶,老弱病残杀掉,东西抢光。

“我想我们就可以以此着手,宣称大汉庇护四百年,早就深入人心,君不可择,但相可以换。”

“君不掌实权,相掌握实权。”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问题是那相不会谋反吗?”卢植反问道。

“所以师尊前些日子夸奖了皇甫嵩,像他那样品格的职业军人多了后,这种制度才有基础。”荀或称赞道。

“呃……”卢植有些羞愧。

因为他刚刚劝说皇甫嵩在没有诏令的前提下,私自出兵攻击太行山。

虽然他知道这样做的可能性不大,但至少现在还有胜利机会,以后就不行了。

不过当他来到这里,看到这里百姓生活得犹如世外桃源。

他就庆幸,幸好皇甫嵩没有听他的。

“可是我听了那些童子说话,深受启发,光靠正人君子,不能实现这个事情。”

“是的正人君子不能实现,应该靠形成共同的概念,再加上朝堂制度,最后是要让朝廷大事,广发邸报,让全天下人关注和知晓,千夫所指的威力,才能遏制住野心家的野心。”荀或又说道。

“可是若有人硬要迎难而上,掌握兵权的人有刀子,他们会用刀子的。”卢植是很明白军权在手的厉害。

所以皇帝才喜欢让文臣领军打仗,打完了之后就调回来,不会形成盘根错节的军头。

可是这样也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古代能打的队伍,很多是某家军就知道了。

“这也是一个问题,总之可以尽量减少干扰就是了,而且最关键的也就是训练好京城的几只卫戍军,其他地方军,都是听诏令行事。”荀或说道。

随后卢植和荀或仔细讲了现在大汉的局面。

危若累卵。

“黄巾虽除,但流民未消,一旦有事,必将卷土重来。”卢植做出了精准的判断。

“这就是我师尊说的另外一个法子,去海外拓展土地,将流民,无地,统统运往海外。”荀或说道。

“大海之上,危险重重,蛮荒之地,十不存一。哦,是了,是了,你那师尊,看似仁慈,却是天道啊。”卢植突然说了一句让荀或没有马上明白过来的话。

不过荀或还是很快想到了。

是啊,一船流民可以运送两百人,张角作乱也不过是百万人。

只要五千艘船就能一次运走,如果分开运送的话,每天轮流运输,用不了那么多船。

而这些人出到海外,是死是活,都不再是朝廷隐患。

或者说或许是隐患,但那至少要5代人之后,扎根当地,再反攻回来,这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到。

但反攻之时,他们面对是一个没有流民,内部稳定的陆地朝廷,又如何匹敌?

除非是工商业有了大发展。

他突然间感到一阵心季。

看似温和仁慈的师尊,其实定下策略之时,却是毫无怜悯。

出海一事,有人肯定不想去,可是不去就会被饿死,人是抵抗不住饥饿的。

但是荀或想了想还是辩解道:

“师尊每计,都是长远至极。”

“而且师尊也教授我们,他们去了海外,又要如何生存,如何平整土地,如何对付疫病,如何整修土地才更加省地力。如何对付野外土人,如何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庄稼。”

“哦,文若,你且说说。”卢植很是谦虚道。

完全不以自己大儒的身份为傲。

“比如,不能随地方便,集中蓄积肥料,上岸后,以大火烧掉附近植物,以生石灰撒入积水、以烈酒每日给身体消毒,如此三样措施,就能大大减少死亡。”荀或仔细道。

每一种方法,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绝非是故意骗人送死。

想到这里,荀或又松了口气。

是啊,真想以杀的方式,来解决过多人口,那不需要这样麻烦。

“原来如此,看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卢植毫不犹豫地自嘲道。

他却是猜对一部分了。

想要提前发动大航海,本来就需要无数人命填进去。

闻人升尽管不是有意那样做,但客观结果却是在航海中消耗掉了太多的人力。

随后卢植又问了许多。

荀或事无巨细,一一说明。

听完之后,卢植不由叹气。

差距太大了。

大汉朝啥时候关心过那些个细节知识,大家讲的都是道。

就是零星有个别能臣,也是靠自己总结,形成一本可靠的农书,然后流传下去。

然而朝廷对这种农书、工书、并不重视,反正凋刻到石头上,成为什么经典的,就没有他们的份……

别看大臣们个个口中说要重农抑商,但是越缺什么越说什么。

压榨百姓却是越来越狠,动辄每亩+10钱之类的。

大汉乡里也有劝农的什么三老,但他们真的总结了这些经验了吗?

他们大多在悠闲喝酒度日,又有几个操心引进先进的农业器械?

没有的。

都是靠着自发和朝廷重视,来一两个能臣,才能将这种事给推广下去。

卢植想得没错,封建朝廷的本能,就是越转越慢,越转越不想转,因为一开始有开国皇帝抽着,到后来逐渐转不动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就像明末徐光启已经发现了地瓜土豆玉米,也亲自下地去种,并且上呈皇上,指望能靠这个解决天下大饥。

结果了,几十年后,直到满清时代,才开始逐渐推广开来了。

总结了。

也很少有惯例去费劲去推广。

说到底做事还是太累,又没有回报,远远不如攀扯关系来得轻松。

十个做事者,只有一个人能因为突出而提拔;

十个攀关系者,能有三个人被提拔,久而久之这个朝廷系统就会充斥着不干事的人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huanyuanapp 】

随后卢植看到天色已晚,只觉身体不舒服,遗憾地送走了荀或。

荀或也只好告辞,他还想秉烛夜谈,但是卢公身体明显不行了。

突然间荀或也是觉得好笑。

明明医生那么重要,为什么皇帝就不好好下令发展太医,整理清楚?

这可是关系自己身家性命的。

他也知道,婴儿夭折率有多高,皇室也不例外。

这就是报应!

当皇帝选择了独尊儒术,排斥百家杂学,那么医学也跟着走歪了,最后就报应到自己身上。

这就是师尊所说的:“一个体系中,最大的受益者,也会是最大的受害者。”

是啊,皇帝富有万民,结果奈何不得小小的风寒。

早干嘛去了?

天天学这个经,学那个义,就不知道下大力气把医术整理清楚。

即便一时研究不好,至少态度应该摆出来吧?

至少在当官的时候,得大力选拔精通医术者吧?

可是偏不。

大概是人都有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特性,以为这次自己好了,下次就用不到了。

荀或想到这里,走在路上,忍不住冒出一句:“人是愚蠢的,情绪控制的动物,即便有些事明明对自己有利,还要顺着情绪将他破坏。”

这是他复述师尊的话。

以前不理解,现在越是做事越是明白了。

得用体系,得用共同概念,将人愚蠢的一面给压制下去。

比如现在最愚蠢的皇帝,只知享乐,毫无顾忌的皇帝。

就是因为没有体系能约束他。

而且以儒家之学说,还要越来越尊崇皇帝。

一个糟糕的皇帝,完全能将朝廷带入深渊。

趣趣阁推荐阅读:成神风暴签到从捕快开始穿越火线之英雄有梦全球冰封十日终焉凶灵秘闻录快穿攻略:花样男神求推倒网游之剑刃舞者我拍科幻片,你说我是军工企业?武侠世界大穿越妖怪茶话会末世神魔录四合院:天坑局,带妹过上好日子快穿女主真大佬系统之农妇翻身逆袭学术渣星际之小白花生存手札末世天灾,我用金屋囤货躺赢超级漫威副本逐道在诸天最强恐怖系统逆命从重回末世开始崛起火种纪元机甲:开局武圣附体快穿攻略之女配逆袭手册电影黑科技明末称雄超级制造帝国时空倒爷生活我有一个熟练度面板超级灵泉傲剑镇天重返大隋空降部队进攻悍秦赘婿在生存游戏伪装小白花锤爆丧尸养鬼为祸超神猎人美漫大镖客穿越者杀手异闻:从试睡凶宅开始驱魔人的自我修养快穿:你惹她干嘛?她外挂来的!北宋闲王少女大召唤豪门农媳有空间惟我神尊从留级开始的星际生活星际破烂女王大明悍刀行
趣趣阁搜藏榜:玄门医圣我只是踏遍万千银河星海的一束光神话复苏:我东方神明何惧征战快穿我宿主貌美如花逆袭废柴:组建最强联盟如何成为苦瓜苟在港影世界中宇宙织思维度低语的解读者诸天风起灵笼重生之球王巨星为找工作,开局公布黑科技地窟求生:开局获得百倍增幅末世最强兵王尸控岛国未来之丹游星际最强寰宇主神第四天灾的史诗游戏末日之异能主宰源来者末世觉醒,和闺蜜一起囤物资天灾来临,我在末世嘎嘎囤货末世,我创造了僵尸军团快穿之凝魂开局忽悠全球移民,我偷走了蓝星重生之末日时空主宰奇雾山黄泉记忆骷髅,在末世中的旅途无限技能之游戏世界快穿之病态忠犬攻略计末日降临:我率先抢到鼠符咒为了吃遍全宇宙成为植物采集师末世无限夺舍快穿之:腹黑boss宠上天序列降临:从打卡九叔开始我的血液变异了星域狂潮旅人书我的卧室通异星诸天科技之路边境旅者幻想世界大掠夺末世觉醒双异能,我控制世界漫步诸界之旅吞噬之我能简化功法我有一座电子工厂序列进化之我要化成光奇闻调查组主神都得死重生末世:我靠厨艺闯出一片天
趣趣阁最新小说:黑女巫是S级哨兵们的白月光圣女从校园开始末日基建末日纪元:涅盘三重奏未来的AI时代末日审判官:我在废土当杀神青铜教父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莫比乌斯:世界线最痛的不是利爪而是希望星际求生:开局逃生舱,横扫诸星避难所:谨慎的我建起一座城穿进脑残末世小说里杀疯了都穿星际了,直播震撼华夏怎么了末世重生:我靠种田拯救人类量子观测者:穹顶之下的长生悖论恶雌凶猛,玩转十个兽夫末世全系哥这个世界也太能缝了末日天城:终末超级行宫娇软雌主太甜,众兽夫圈养上瘾开局无敌:没有技巧全是数值恶女流放垃圾星,靠白嫖系统逆袭末世之小胖崛起末世囤货之我有一座冷战基地末世:我靠植物异能崛起顶级向导和她的疯批哨兵们末世嘤嘤怪?一拳捶死丧尸王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娇软恶雌要洗白,兽夫跪着求我宠奥特:掠夺词条!开局升格黑暗皇帝!尸潮,与绝望同行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寄世界于墨染全球异变:从湾鳄开始吞噬进化!末世来临,我觉醒了异能!末世行尸路宇宙纠察队天灾末世:囤满物资的我被偷家了末世:带着军哥哥们去修仙上帝们的那些事儿重生末世前:开局契约凤翅鎏金螳恶雌万人嫌?五个兽夫争宠成瘾避难所每级一个金词条?黑丝女神跪求收留!血族雌性美到窒息,撩疯兽世大佬星渊彼岸,万物归环怪物少女的末日恶行末日尘埃我用水浒军团纵横宇宙炎夏纪元:星际新星天灾降临:我的破楼进化末世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