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金归燕点头说是。“怎么了?”

马兮彤却扭头看向道一,脸上露出微笑。“你还记不记得珂儿?”

道一眼睛一亮。“当然记得,她......”

“她就在峨眉山啊。”马兮彤兴奋地说,“我告诉过你,我让她送一个刚认识的小朋友去峨眉山了。“

道一恍然。马家小姐确实说过,她和珂儿南下杭州时在海宁遇见一个人傻可是武功奇异的小和尚真弟。

小和尚出自峨眉山,只身流落江南,马兮彤让珂儿送小和尚回山,然后就留在那里等马兮彤去会合。这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

记得进藏前自己还问过马家小姐,倘若这回带走小宋帝的事又失败,她打算去哪里。马兮彤说去峨眉山找珂儿。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他们无意间已经来到峨眉山附近。

”珂儿她真的在那里么?“道一不自觉地问。

马兮彤坚定地点头。”我叮嘱过她,哪里也别去,就留在那里等我去找。珂儿一定听话的。“

金归燕这时插话道:”你是不是在说你那个小丫头?“

马兮彤点点头。”怎么,你也记得她?“

”当然。“金归燕脸上微笑。

梨花和高理得知珂儿在峨眉山,也都说要去那里找。张子铨的脸上却有点不自然。道一问怎么回事。

张子铨道:”啊,这个......峨眉山山高路险,我担心你的伤势。“

道一说:”我这么多大山都走过来了,峨眉山算什么。“

张子铨又提议让道一留在峨眉山下等着,其余人上山找人,道一坚决不肯。张子铨只好作罢。

......

就这样,一行人加快脚步,终于来到出山的山口碉门。这里也是茶马道的起点。他们在这里见到有大批官军集结,打听后才知道,是准备进藏彻底平定止贡叛乱的。

他们不敢多停留,立即从碉门出发,沿着山脚一路朝东南走,只一天多便到了峨眉县。

在县城客栈住了一夜后,次日一早从西门离开县城,走了十余里,还没开始爬山,沿途便见到两间佛寺。马兮彤进寺打听有没有一个叫真弟的小和尚,人家说没有。

一行人于是继续向前走,经过一座叫龙神堂的小道观后终于开始爬山。峨眉山不愧是名山,山道两侧涧谷幽深,林樾雄然,景色十分壮观。很快,他们来到华严寺,结果真弟也不在那里。

随后,他们过了一座青竹桥,道边出现一座道观,名叫新峨眉观。真弟自然不会在道观里,他们也没进去。

又向前走了一程,便来到中锋寺。这是山中的一座大寺。众人进去,一边游览一边打听,马兮彤询问真弟的下落,金归燕去问有没有高人,结果都一无所获。

离开中锋寺,绕过一座峻挺的山峰和两座山岭后,眼前出现一座小庙,叫牛心寺。离寺不远还有一座小桥。

从那两座山岭中各有一条小溪潺潺而出,一黑一白,汇于桥下,接着跌入一条深壑,但见溪水飞湍如雪,景色十分秀丽。

牛心寺虽小,却很有来历。相传医圣孙思邈在此建庵隐居,并于寺前青莲峰上炼丹修道,至今峰顶还有丹灶和祠堂。

后来到了宋太祖年间,一个俗名叫王继业的和尚率领三百沙门前往天竺求经,历时十四年才返回中原,向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进献佛舍利,受法号三藏。

宋太宗还赐币让他择山建寺。继业三藏巡游至峨眉山牛心岭双溪桥,见溪水中有两石头滚滚而下,觅得其一。石头端正秀透,上面还有一眼。

继业三藏以为祥瑞,便在此建寺,并将从天竺带回的诸多经书藏于寺中,还将他收集的十六板唐画罗汉用来当装饰。

只可惜如今经书已大多散失,唐画也只剩了一板。寺中也没有什么高手,众人只好失望而去。马兮彤显得有点着急,已经看了五间佛寺了,还没有一点线索。

金归燕笑着对她说:”姑娘不必着急,这峨眉山上佛寺不下二十余座,要看完还早着呢。“

一行人继续向山上走。自开始爬山,他们已经走了近四十里,步步皆峻坡,李保宁开始觉得劳累,道一也是如此,而日头已经偏西。

金归燕鼓励说,再向前走几里路就可以到白水寺,要上峨眉山的人都在那里住宿过夜后再上山。

道一闻言吃了一惊。”什么?我们还没到峨眉山?那这一路崎岖又算什么?“

“这也能算崎岖?”金归燕哈哈笑道,“你以为上了山,其实前头白水寺才是上山的山脚。张道长劝你留在县城里,你不听非要来,现在是不是走不动了?”

道一脸上忿然。“我走得动,绝不拖累大家。”

于是,众人又向前走了一程,道路愈发难行。忽然路边出现一块高大的石碑,上书“天下大峨山”。

金归燕手指石碑道:“看见没有,这里才是峨眉山山门。前头便是白水寺。”

果然,他们穿过石碑后拐了个弯,眼前忽然出现一座大寺,名曰白水普贤寺。见众人都没来过峨眉山,金归燕更加意气风发,主动开始介绍。

”这白水寺可有来历。普贤菩萨下凡人间,便在此立坛讲法,因此这里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宋太宗赐金三千两,命铸造普贤大士铜像,安放于寺中。铜像重十万斤,极为宏伟,你们看了便知。

寺中还藏有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所赐御书百余卷。“

众人一听,立刻来了兴趣,当即入寺参观,果然见到主殿中高过丈余的普贤大士安坐于莲花座上,头戴宝冠,浑身流光溢彩,很是壮观。

周围壁龛中还密密麻麻安置着三千座小铁佛像。据说普贤大士住峨眉山时,有三人徒众同住。这三千小铁佛便代表那三千徒众。

和在前面几座佛寺时一样,他们一边游览一边打听,但依旧徒劳无果,谁也没听说过这个叫真弟的小和尚。金归燕似乎也没找到合适的人能帮他为道一治伤。

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当晚他们留宿寺中。金归燕再次提议道一和李保宁明天不要上山了,二人再次拒绝。

于是,次日天一亮,众人便起床准备出发。寺门口已经聚集了二十来人,像是当地民夫,背着大包小包,还抬着三顶山轿。

一问竟是金归燕请来的,说前面山路很陡,一顶轿子让李保宁乘,另外两顶给道一和箐儿。道一坚决不肯坐,金归燕哈哈一笑,竟自己坐了上去。道一暗自咬牙。

一行人离开白水寺侧门后,山道突然间变得陡峭无比,向上爬时膝盖都碰到了前胸。好在众人都习武,才不至于上不去。

他们越往前走,山势愈发险峻,有好几处连山道也不见了,只有长长的木梯钉在岩壁上,要手脚并用才能上去。

他们艰难上行,总算过了这一段,山道才略微平缓,但也只是可以勉强立足而已,而且前边看上去一盘接一盘,仿佛没有尽头似的。

金归燕说,这里叫八十四盘,从白水寺至峨眉山顶,行程共六十里,相当于平地不下百里。

众人鼓足劲前行,终于过了这八十四盘。山势随即一缓,周围山坡上皆是海桐木,开着红白花朵,煞是好看。除了这些,还有各种奇花异草,不可胜数,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而就在这片海桐林边,竟耸立着一间小庙,建筑崭新,看样子不超过十年。道一走到这里,早已累得坏了,便想进去歇脚。张子铨却立即拦住了他。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
趣趣阁最新小说: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