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作为姑苏城外的三大商业街区之一,南濠的繁荣昌盛程度是可以想象的,娱乐业发达程度也可想而知。

这块地方在地理概念上,都是属于吴县一都片区的。

林泰来想着,如果到吴县一都插旗,虽然按道上规矩,只能负责乡村钱粮,不能染指商业区,但是规矩不都是用来打破的吗?

所以提前对南濠这个商业区进行考察,也是有一定必要的。

回想着从五钱小妹那里学到的知识,林博士从胥门来到护城河外南濠街后,又向北走。

又走了一里地后,果然看到一颗大榆树,大榆树旁边有个幽静的巷口。

再进巷口,就望见了一处挂着“露华浓”装饰性匾额的大门。

就是这里了,听说里面有个叫甄莲的美人,是苏州城本届花国榜的第四名传胪。

林博士又捏了捏兜里的二两碎银子,以对方的明星级身价,这点钱想干点啥肯定能够是不够的。

但坐下来喝杯茶聊几句总够了,能进去长长见识,增加经验,也是好的。

反正黑钱来的容易,挥霍了也不可惜。

正所谓学无止境,想混文圈当诗人,以后迟早要与这种美人打交道的,今天先练练手。

不是林博士败家和好色,实在是这世道的风气不好,没有一百年前朴实刚健了。

想到就做,林博士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进了的大门。

这种服务业的地方,大门更多是个摆设,也就相当于一道标示地界的围墙。

大门里主要起着停放轿子车马的作用,还有客人仆役的临时歇脚处,以及护院打手的居所。

真正守着人的是二门也就是仪门,林泰来走到二门外时,便见一个齿白唇红的清俊小厮,十五六的年纪,正坐在条凳上,嗑着瓜子儿。

林泰来上前去,说明求见甄美人的来意。

小厮朝着林泰来打量几眼后,脱口而出道:“谁给你勇气走进来的?”

林泰来有点生气的反问道:“我又不是不给钱,这是待客之道?”

小厮撇了撇嘴,不耐烦的说:“那你先等着,我进去问问。”

等了好一会儿,直到林泰来不耐烦了,那小厮才又懒洋洋的出来说:“姑娘没空,不见了!”

然后这小厮翻了翻白眼,给了个不屑的眼神。什么阿猫阿狗也配求见,不觉得自惭形秽吗?

林泰来怒从心头起,呵斥道:“小哥儿为何白眼看人?”

那小厮骄横的回应说:“这样看你又怎么了?你这一身臭汗的傻大个儿又算个什么卵子东西!”

别看他只是个把门小厮,那也是见过世面的!遇到有些个喜欢另类调调走旱道的大人物,他也会去帮忙伺候!

眼前这种浑身粗布、穿着寒酸的社会底层,跟他这种伺候过大人物的,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人!

林泰来冷笑着,掏出了两件手掌大小的铁制东西。

每件上面有四个手指粗细的小圈,仿佛是四个铁扳指连起来,每个圈外还有突起。

每件又另带了一个掌心大小、把手样式的扁圆圈,仿佛为了能握持使力。

这就是新制作的指虎,最贴合拳手的装备!

作为想退却退不出的社团人士,林博士的防身意识还是很强的。

但今日去县衙,不便带着两个捧鞭小弟招摇过市,所以就带了两件新制作的指虎,不想还能派上用场。

守门的清俊小厮虽然没见过指虎,但本能的觉得这不是个好玩东西。

但已经晚了,林泰来一个跳步冲过来,又一记铁拳直中小厮面门,那张俊脸就彻底糜烂掉了,人也当场昏了过去。

在退出社团之前,林博士还要靠名声镇场子收黑钱的。

如果被这么一个看门小厮辱骂而毫无反应,传了出去,江湖上谁还看得起自己?

林泰来也知道,打烂这个小厮很简单,真正对手的还在后面。

当林博士走到大门时,果然看到有五六个护院打手,从大门里的倒座房冲了出来。

这样名气很大的美人,家里肯定会养着一批打手的,不然如何保证基本安全?

面对这五六个凶汉,林博士铁拳在手,内心古井无波。

在大门外面,他跳着步伐,一边移动身体闪避,偶尔抬手格挡,一边寻机挥舞着长臂铁拳攻击。

十几个回合过去后,五六个护院打手全都已经倒地不起了,填满了大门外的空地。

唯独剩下林博士孤独的站在大门外一柱擎天,寂寞如雪。

大门外面已经是街巷了,属于公众场合,无数路过行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场群架,人群已经堵住了两侧巷口。

吴地刁民众多,打架并不少见,但真没见过打成这样的,有点小震撼。

林泰来摘下了指虎,心里暗叹,自己真是越来越沉溺于用身体解决问题了,这很不好。

别人穿越者前辈也不是没有遇到过鄙视的,但都是直接拿诗词打脸,哪像自己这样用武力发泄。

不能这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林博士暗暗警醒自己,切记自己是一个文化人,将来要准备混文圈!

今天来这里,本心不就是为了抱着找机会推销诗词的念头吗?

说到诗词,林泰来若有所思的左顾右看,发现周围人不少,现在自己成了现场焦点,似乎也是传播舆情机会?

不管这个机会是不是打出来的,机会就是机会,黑红也是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抄袭诗词才是自己最热爱的初心啊!

于是林博士立刻大踏步走进了巷口的卖笔小店,友好的向店主借了笔墨,然后又返回露华浓大门。

大门两侧都是很雅致平整的白墙,倒也省事了,很方便林博士直接在上面书写。

围观的众人都看呆了,上门打完人,就在墙壁上留字,这是什么操作?

有脑洞大的人,已经脑补出武二郎血溅鸳鸯楼然后留字了。

林博士写完了后,傲然在墙根下负手而立。

等着路人们上来围观作品然后发出惊呼,以及产生对自己的好奇和欣赏!

以文扬名,就在今日!

可是等了半刻钟后,路人还是远远的在巷口围观,没有人肯上前来。还是只有林泰来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墙根。

“你们为何不上前来看!”林博士对着巷口人群吼道。

人群吓得集体后移了几步,离得更远了,林博士上前又怒喝道:“进又不进,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人群顿时瑟瑟发抖,眼看就要四散奔逃了。

林泰来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可能也许大概别人不敢靠近自己?

为了这首诗词的追读数据,林博士只好放弃了人前显圣的荣耀,一步三回头,从另一端巷口悲伤的离去了。

看那胳膊上能跑马的彪形巨汉离去后,众人才壮着胆子上前去看题字,却是一首诗词,题目叫《赠甄美人》。

苏州城识字率高,读书人多,人群里当即就有人读了出来:

“百媚千娇一条针,一颠一倒布上行。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顿时就有人笑出了声,露华浓大门外充满了快活气氛。

诗词这东西,有时不怕写的差,就怕没特色,墙上这首就是非常有特色的。

说它是写针,确实也是写针,具体内容很写实。

但要说它是写甄美人的甄,却又是另一种解释了,每一句都能读出不同的戏谑味道。

比如一颠一倒布上行,这是写针线活,还是写美人的业务活?

屁股长在针眼上,只认衣冠不认人,更是回味无穷,很有点嘲弄世情的内涵了。

当场就有经验丰富的读书人断定,这首小诗从内容到背景具备了很多噱头元素,传播度肯定不差!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
趣趣阁最新小说: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