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接受了柳安的提议,同意去寒门学府做一名导师。
二少爷那边,跟小环似乎也谈的很不错,从一开始的小环不愿意跟他正面交谈,一直到现在愿意听他倾诉了,这是很大的进步。
柳安并没有去打扰他们,而是站在院口遥望了一会儿后,便带着微笑离去了。
有些事情,顺其自然就好了,不需要过多干预。
下午的时候,柳安来到了寒门学府,打算看看进度怎么样了。
到目前为止,前来报名的学生有一百二十人,其中三十人选了军器局所在的建造学院,三十人选了医学院,剩下的则很是分散,从事木匠、纺织的都有,唯独自己所在的化学院,一个学生都没招到。
对此,柳安表示太正常不过了,化学院,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很多人在这之前连化学二字都没听说过,又怎么会来报名呢?
他的学生,目前也只有陆慧霞她们几人,就这还是大半年前招的。
他并不着急,只是让人多散布了几篇广告,想着依靠自己的名气,说不定能招揽到几位慕名而来的学生。
每隔几天,他都会抽出时间去一趟西苑,教导赵宇、王平、陆慧敏、陆慧霞和王坚他们知识,这大半年过去了,几人也已经有了入门的迹象,不再是刚开始自己说什么都听不懂的时候了。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很多事情,只要入了门,后面的进展就能快上许多。
为此,柳安也将他们从西苑挪到了寒门学府中,临时买下了一间空荡的民房作为化学院的教学楼。
建筑学院是最抢手的,报名的人数超过了五十人,这给赵方鼓足了信心,每天都红光满面的带着一群稚气未脱的少年扛着家伙走来走去,指点江山,然后看着他们挥汗如雨。
这给了他一股极大的满足感。
至于二狗,也被柳安临时从工部抽调来了,河间府的水泥路铺设计划已经完成了大半,工部派出去的人手也已经熟稔,不再需要二狗每天都在那里盯着。
二狗是屁颠屁颠跑回来的,他说自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给工部卖力,但他的心始终都在富通基建。
赵方当时就踹了他一脚,说人家元直是不给曹家出一谋一划,你倒好,天天上赶着钉在那儿,还好意思自比徐庶?
二狗当时就不乐意了,梗着脖子叫什么曹营,给朝廷出力能叫曹营吗!
对他们二人经常拌嘴的事情柳安早就习惯了,这就像是他们枯燥的日常生活里的一计调味品,生活已经寡淡如水了,总要加点盐进去。
规划的图纸早就下发,赵方只需要按照图纸上进行建筑就可以了,好在人手充足,在柳安不知道的时候,富通基建的规模已经扩大了数倍有余,光是在京师的人手,就有几百人。
这让柳安很诧异,这次要兴建寒门学府,杨钧是暂停了富通基建所有的生意,全力支持他,也将富通基建在外的人手全都召集了起来,这不看不知道,富通基建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俨然不逊色于后世某些大工程队。
有了这些人帮忙,柳安估计着完成的日期还能提前,毕竟有了红砖水泥之后,建造房屋的成本下降,速度加快,人手足够的情况下,原本要半个月的工程只用七天就能完成,当然,还得等着水泥晾干才行。
寒门学府是未来大明的重器,可不能敷衍了事,所以柳安着重叮嘱了他们要做到最好,不要为了节省成本而忽略了安全问题。
赵方等人自然满口答应下来,保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水泥在掺入了铁渣等东西后,质地会变得极其坚硬,成为所谓的混凝土。
混凝土有多结实柳安自然是很清楚的,但想要建造高楼,还需要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
钢筋。
现在时局平稳,柳安也觉得可以着手炼钢了。
大明有钢铁,不过产量并不高,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想要锻炼出钢铁要消耗极多的生铁,虽然大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铁大国,但牺牲十倍的产量只为锻造出更加坚硬却没什么用处的钢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但柳安却很清楚,铁变成钢之后,会发生怎样的转变,这是质的变化。
钢的用途更加广泛,如果能大量造出钢筋,那么混凝土的作用将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大明能够制造出钢铁,这一点柳安已经看到过很多次了,在军器局,基本上每几炉铁汁的熔炼都会出现几坨硬邦邦黑乎乎的东西,这就是钢,但这种做法太原始,所需成本太高,产量也极为不稳定,出产的钢材质量也不够好,所以始终没有人注意到钢的重要性。
而早在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辨证一·锻钢法》一文中就有所记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大明的炒钢技术要远远超出他国许多,可物产丰富,即使不发展科技也能自给自足,过上富庶的生活,所以对一些技术,反而不怎么重视。
而柳安想要使用的方法,就是在古人炼钢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贝塞麦转炉炼钢法。
如果使用这种工艺,便能大大减少炼钢时的成本问题,使得大规模炼钢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