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讪讪的收回拿秤的手,嘴里嘟囔着,“五毛就五毛吧,今天的母豹子肚子里更有货啊,所以卖的贵了点……”
崔新妮扯着李向东就走,“不在他家买!忽悠人!”
“呃……好吧……”
崔新妮还挺有劲儿,猛的一拉,李向东直接趔趄了两步。
“哎呦,四毛九分钱一斤,要不要?”
眼看生意要黄,林蛙大爷不死心的在背后喊道。
“不要!自己留着吃吧你!”
头也不回的崔新妮气呼呼的说,真是给东北人丢脸,居然坐地涨价!
被崔新妮一闹,其他人都不吆喝了,津津有味的看热闹。
几个人又走到卖蝲蛄的摊前,还没等他们说话,老板就咧嘴笑着说,“咱可是老实人,不加价,一毛钱一斤,卖给本地人和外地人都是一样价格滴!”
盆里的蝲蛄形似小龙虾,在清水静静的趴着。
崔新妮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小手帕,数出五张一毛的纸币,“行,你这个价儿实在!老板给我约五斤!”
她回身和李家宝说,“回去给你们做蝲蛄豆腐吃!”
李家宝没吃过这道菜,“啥是蝲蛄豆腐?用这个炖豆腐?”
崔新妮给他解释,“把蝲蛄磨成汁水,用纱布过滤,加上葱姜油盐,搅拌均匀后倒进滚开的锅里,蝲蛄汁水立刻就会变成一朵一朵,粉嘟嘟的鸡蛋花一样的东西,这样做出来的菜就叫蝲蛄豆腐。”
蝲蛄只生长在松花江、图门江和鸭绿江附近的水域里,而且是只能在干净的水里生长,只要水体有一点污染都会立马死掉,所以后世野生的蝲蛄越来越少,后面几乎绝迹。
所以李家宝和李向东没有吃过这种东北特色小吃也很正常。
“你们没吃过吧?嘿,回去你们就尝尝吧,保准吃了一回还想吃一回!”
老板一边说一边利落的给他们约(yao)了五斤蝲蛄,秤尾高高的翘起,“五斤四两,给你按五斤算!”
崔新妮凑过去看看秤杆上的金星,满意的点点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接着往前走,还看到卖野生黄芪的,粗壮的根茎,根须特别多,这都是从山上挖下来的。
还有卖灵芝的,小小的一朵,红艳艳的伞盖,正经的东北赤灵芝,这种灵芝是一年生的,具备药用价值,像它旁边的那种和洗脸盆一样大的灵芝,伞盖已经木质化了,一点药用价值都不具备,只能拿回家当个观赏性的摆件。
看到这些灵芝,李向东就不由得想起自己在惠川两道河中间发现的那两株特别大但是还具备药性的大灵芝,现在想想,那东西也真的是天生的宝贝了——因为不合世间常理!
超过一年生的灵芝都没有药性,而有药性的灵芝一年时间根本长不了那么大!
思绪万千之下,李向东用二十块钱把摊上的五只弯弯扭扭的小灵芝都收入了囊中。
那老板还想把大灵芝也卖给他,“拿回去摆在老人屋里,增福添寿!”
不过那个灵芝的伞盖白白的,像枯木头被雨水淋糟了一样,看上去完全不喜庆,李向东就拒绝了。
他又买了点不老草,椴树蜜,准备回去泡酒。
看着满背篓的东西,周红松不禁感慨,“大东北真的是人杰地灵,黑土地肥沃到插根枯树枝都能发芽啊!”
何超超点头,“要不那阵儿都闯关东呢,据说我爷爷那阵儿也要去闯关东,结果没赶上火车就又回来了。”
“这,闯关东不是都走着去吗?你家还能买火车票呢?”
“嘿嘿,最后把火车票退了,用票钱换了点粮食吃,对付过来了!”
几个人闲聊着,很快就把整个山货大集转完了。
李向东有点郁闷,因为转了这么一圈,却没有看到他想要的东西。
他悄悄的问身旁的崔新妮,“姐,咋没看到卖人参的啊!”
人参这种珍贵的药材,在华夏只生长在东北地区,海拔数百米高的落叶阔叶林或者针叶阔叶混交林林下。
崔新妮眉毛一挑,“你要买人参?”
“嗯呐呗,开开眼界,毕竟这种东西只在你们这儿有。”
“俺们这儿野生人参都卖的贵着呢,人家谁挖到了都放到家里不吱声,等着回头卖高价儿,可没人会放到大集上来卖!”
“啊!这样啊!”
李向东满脸失望,不过转念一想,他自己也笑了,野生人参这种东西自古以来都那么珍贵,怎么可能满大街的站着吆喝卖啊!
“不过,俺们这儿的林下参比较便宜,其实效果和野山参也差不到哪儿去!”
我国林下参的种植历史已经有四五百年之久,尤其是扎哈屯这块儿,坐地户的祖上几代都会种林下参,所以扎哈屯的林下参种植规模很大,价格也相对要便宜些。
据崔新妮介绍,林下参也分为好几类,有籽货,移植参和老池底三种。
其中,籽货就是把人参的种子撒到山里,然后就不再管了,这样生长出来的人参和纯野生的人参生长习性几乎相同,五行六体最接近野货,也是林下参中价格最高,最受药材公司欢迎。
移植参,是人工养育出参苗来,再移植到山里,这样的参人工干预成分大,价格比不上籽货。
老池底则是林下参地中被遗留下来的剩货,在野外环境下生长数十年乃至百年的老参,价格昂贵,数量稀少。
崔新妮接着说,“从去年承包到户开始,附近也有人种园参,那种就更便宜了。”
园参就是在平地建大棚种人参,生长环境和山林不一样,效果也没有林下参好。
“行啊,新妮姐,带我们都去看看呗!”
“那回家吧!”
“回家干啥啊,不是去看林下参吗?”
“俺家就有参田,你说回家干啥!”
李向东一愣,折腾了半天,蓦然回首,人参却在灯火阑珊处啊!
蝲蛄,小龙虾的近亲
蝲蛄豆腐
一年生的野生灵芝
木质化的大灵芝摆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