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商税?关税?这是怎么回事啊?

郑芝龙一脸懵逼,看看朱慈烺,发现这小子一脸坏笑地看着自己,怎么看都是憋着股劲儿要从自己的兜里面往外挖钱啊!再看看崇祯皇帝,怎么有点幸灾乐祸啊?你儿子要做一个横征暴敛的昏君了,你也不管管?

崇祯皇帝当然不会管了,征商税啊!皇爷爷万历帝收点商税、矿税的惹出多大动静?现在逆子都还没篡位就敢打这个主意,等着吧,等着人人喊打吧!到那时,朕就能复出把大权都收回来了......

朱慈烺当然知道商税是马蜂窝了!

大明的士大夫不就靠逃税发家致富的?他们有个秀才、举人的功名就能拿出来当逃税的挡箭牌,不仅要逃田赋,还要逃商税。大明各地的钞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奉行官不收,太监不收,举人不收,秀才少收的原则了。而且这帮家伙不仅自己要逃税,还要帮着别的商人逃税!

大明的秀才、举人、进士老爷,几乎都会把自己的牌子借给商人,让他们堂而皇之的逃税。操作原理和诡寄、飞洒什么的都差不多。大明的秀才、举人、进士老爷又那么许多,大家一块齐心协力逃税漏税,朝廷能不穷死吗?

而郑芝龙这位大明首富自从开始经商到如今,就不知道大明朝还有商税、关税这样的东西......这税,不是只有守着几分薄田苦捱日子的农民才要交的吗?自己一首富,还是福建总兵官,马上还是泉国公和国丈老爷,这么牛逼也需要交税?

而且,自己已经答应每年给太子爷100万两的“年贡”,还答应给100万亩奁田了,怎么还要交税?

“千岁爷,”郑芝龙蹙着眉头,“臣已经答应一年给百万两的年贡了......”

“那是泉州府和南洋大臣衙门的年贡,”朱慈烺笑着,“两者相加,给100万两也不多吧?”

不多?郑芝龙心说:也不少啊!除了一年一百万两,还有那一百万亩土地呢!光是一年的地租,也在百万两上下了......

如果不是因为最近郑家得宠,儿子当了太子爷的“师兄”,女儿马上就是太子爷的选侍,造成郑家的贿赂都送不出去了,他才不会额外拿出那么大笔的银子呢——商人可以心安理得的不交税,但是不敢不行贿啊!

所以郑茶姑和那一百万亩奁田就是郑芝龙送给朱慈烺的贿赂!

“郑皇亲,老泰山,”朱慈烺瞧着郑芝龙,亲热地说,“咱们是自己人,本宫一向照顾自己人,怎么都不能让你和大师兄吃亏啊!这商税、关税要是收起来了,对郑家其实是大有好处的。”

郑芝龙心说:好女婿啊,这好处我不要行不行?我这人一点都不贪的!

朱慈烺笑着:“第一,这钱收上来,不是送进户部库房里发霉的。”

那送去哪儿?

崇祯皇帝瞪着眼珠子看着儿子,心说:难道要和皇爷爷一样,把钱装进内库?

“商税、关税收上来以后,都是存进海商银行的。”朱慈烺问,“老泰山,大师兄和你说过海商银行的事情了?”

郑芝龙点点头:“说了,就是和盐商银行一样,做飞钱和放贷生意的。”

其实郑家一直都有放贷和汇兑的生意,只是这生意做得不是很大,只在泉闽海商间进行。

“还有铸造钱币!”朱慈烺说,“铸造佛郎机卡伯那样的银币,还可以铸造制钱......只要商税、关税、盐税可以顺利收取,户部就会将铸造银币铜钱之权下放给海商银行和盐商银行!而且户部也将不再设立银库,所有的库银都存入两行,只收少许多利息!

老泰山,这可都是是大利啊!你是知道西洋各国内情的人,一定知道他们的银行有多赚钱吧?”

“这......”郑芝龙有点心动了。倒不是因为银行多赚钱,而是替大明朝管钱、铸钱的权力!

他当然不知道朱慈烺的本职是个“投资银行家”,对于后世的银行业务是非常了解的。两行一旦成立,又有了朱慈烺的明股、暗股,再把总行设在南京,要不了多久,就都会被朱慈烺牢牢控制了......

“钱不仅是用来存的,还是用来花的!”朱慈烺接着忽悠,“钱存在海商银行、盐商银行就能保证不乱花,不被贪官污吏给贪墨了。然后就是怎么花钱了......过去朝廷不仅不会收钱,也不大会花钱。钱花不到刀口上,而且还在花钱的过程中让贪官污吏层层盘剥。

这样的事情以后不许了,因为本宫准备实行皇商制,除了发放俸禄、军饷、赈灾、赏赐这些事情不能假手商人之外。其他的开销,比如大工、采买、打造兵甲战船、马政等等,都会通过向皇商竞标发包的办法实行。而安平郑家,无疑就是大明皇商之首啊!国家收来的商税,还不是要通过郑家这样的皇商花出去的?”

大明的皇商现在是越来越多了,一开始就是从北京城跟着出来的酱油黄和苏老米两位。在天津时又加了沈廷扬的沙船帮,到了扬州后又加了江、沈、汪、胡等徽帮四大盐商和带头投靠朱慈烺的山西盐商账房云上谦云三,现在又加上安平郑家这个巨无霸。

另外,曹化淳的曹家,王之心的王家,因为一直都是亦官亦商亦太监,也被朱慈烺发了皇商牌照。

也就是说,现在朱慈烺的皇商系统已经有了黄、苏、江、汪、胡、曹、王、郑和二个沈家,一共十大皇商,比清朝那边的九大皇商还多了一家。

而要以实力论,朱慈烺这边拎出个沈廷扬就能完爆大清的九大皇商了,如果让郑芝龙出马,在财力上绝对能甩整个大清朝几条街!

只要他和沈廷扬能全力支持朱慈烺,那朱大太子的东南半壁就能稳稳在握。郑芝龙、沈廷扬这样的皇商并不是朱慈烺的奴才,而是朱慈烺的合作伙伴!

所以朱慈烺就得拿出一个“双赢”的办法,得让郑芝龙、沈廷扬这样的皇商能从商税、关税开征后的税银管理和支出中获利。同时,还要让大明朝廷从皇商间的竞争性投标中获利。

不过朝廷和皇商双赢的同时,一定会有人输!开征商税、关税吃掉了官僚士绅的利益,而用皇商竞标的方式管理支出,同样严重损害了官员特别是文官的利益!

“千岁爷,”郑芝龙皱着眉头,已经把其中的利害关系都想清楚了,“朝廷要开征商税、关税,只要税率合理,臣是不反对的。可问题是......万历年间,东南各地因为商税、矿税之事而纷乱不堪,最后税也没收上多少,却让人心大为浮动,实在得不偿失啊!”

朱慈烺笑着:“只要老泰山的心不浮动,本宫就有办法治那些浮动的人心!老泰山,你的心浮不浮动啊?”

“臣自然是支持千岁爷开征商税和关税的......”

“那就好!”朱慈烺笑道,“回头准备个请开征商税和关税奏章,等礼部试后递上来。

另外,今日所议之事,不要外传......马上就要礼部试了,莫坏了举子们的心境。

对了,师兄准备得怎么样了?这次可得好好考啊!”

好好考?考什么?

郑芝龙一愣,回头看了眼儿子。郑森笑着:“大人,孩儿现在是举人了,也要参加礼部试的,如果能高中,那可就光宗耀祖了!”

举人?郑芝龙眨了眨眼睛,寻思道:你小子行啊,居然也考上举人了......不对啊,上回乡试是崇祯十五年,你又没去考,怎么就中了?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
趣趣阁最新小说: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