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是好策,只是...为何来献于我,不如直呈于国君?”
诸儿将管仲的简册收好,重新打包起来。
“此策使诸大夫之族匀其军役,使各家免于一战而族亡之事,诸大夫反对之声必然无多。”
“设中军之鼓,高子之鼓,国子之鼓,三军各出于五乡,二卿与君等同,故而二卿易从也。”
“只是...”
好嘛,设计之中,卿大夫都能得利,自然无所不从。
那要说谁是最大的反对者——
“太子改制右军,花费心力,亦有成效。若是施行我之计策,将重组国师,太子心血,亦恐将付诸东流也,我甚忧之,不敢先请于国君也。”
竟是自己啊。
诸儿大笑。
“凡有利于国事,我敢不从?我即修书一封,奉与君父,荐子之策也。”
管仲闻言,神情也松弛下来,两眼熠熠发光。
“如此,明哉!”
方取素帛一卷,砚一方,墨一锭,笔一支,却顿了一顿,想起了要事。
“倘若如此,几时可以成军?”
周郑矛盾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那头灰犀牛的鼻息已经扑到了每一个人的脸上。
说到底,制国寓兵之策,又是要打乱原有的建制,将三军重新编组。
先前自己重组右军,还是在同一编制下进行,二三月间开始改制,直到八九月才初步形成战力,十二月,才能与鲁人交战。
改制一军尚且如此,若是改制三军,这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收效?
况且,如此一来,齐国的国师必然有一段时间失能,这就相当于在狂风暴雨中行船,却把压舱石给卸下去了。
若是郑人借机先行发难,席卷列国,或是干脆直接来找齐国的麻烦,该当如何?
“一年零三月可也。”
今为王十二年秋七月,一年零三月,就是要拖到王十三年冬十月去了。
目前诸儿掌握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王室最有可能在明年秋收之后,亦即秋八月至九月期间发起对郑国的最后攻势。
赶不上啊。
唉,为何不早一个月来献策。
“太子可是为日程忧虑?”
管仲还是十分敏锐的。
诸儿点了点头,道一句“然也”。
“太子是忠于王室,还是忠于齐室?”
“此话怎讲?”诸儿的眉毛一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若忠于王室,则此计不可行也。若忠于齐室,则此计为时正好也。”
“以我观之,王室发难于郑,必不早于明年秋收。若早,则成周之禾在田,无人收取,粮秣之备输郑人一筹也。是故王室以秋收后讨郑,则王师、卫、陈、蔡与郑战,无齐人相助,战则必败矣。虽败,郑人必伤,国势必倾,战事方息,其时十月间矣。”
“我既已改制,又治之以春之蒐(读:搜),秋之狝(读:显),蒐、狝者,以田猎练士卒也,依礼照旧,如常如故,郑人无疑。”
“郑人若败王师,辱王命,则我伐之以罪,有大义之名也。”
“十月既冬,我士之练,郑士之倦;我卒之昂,郑卒之惶;我戟之利,郑甲之所不逮;我甲之坚,郑矛之所不克。”
“以大军加之,车驰卒奔,无往而不利。郑军虽强,可胜也。”
“齐师既败郑师,量中原之邦国,郑人新败于我;宋人无战之心;王师、卫师败于郑,有损;陈、蔡国小力微,亦败于郑;鲁人既服,我有师在邾,一日而可以平曲阜也。”
“如此,郑、宋、鲁、卫及诸小邦,皆不得不听我齐人之命,而王室亦不得不全仗我齐国之势,则齐国之霸业可以遽成,太公之威名可以复张矣。”
“若王室以十月既后讨郑,则我虽以一年有余而制国,亦非迟也,太子其虑乎!”
好歹你们管氏也是姬周之后裔,居然献出这种计策。
不过,计是好计。
那,改制的空窗期要如何熬过呢?
诸儿将剩余的疑虑悉数告知。
“我思虑再三而不得其策,凡此种巧计,我不如叔牙,乃请教于彼,如今有计矣。”
说着,又递来一卷帛书。
是鲍叔牙的手迹。
诸儿一看,乐了。
郑人所虑者,不过是太子诸儿与王姬的联姻,因此太子出奔,郑国才停止在齐国搞事。
如果太子肉眼可见的不干涉政事,郑人也就姑且能安心了。
这个肉眼,便是先前被捉的郑公子仪。
鲍叔牙建议改囚禁为软禁,使公子仪暂居于太子之侧,允其修书回国报信。
至于如何将公子仪放到太子身边,叔牙也早已胸有成竹。
王姬有身孕,八九月间也将临产了,其夫君却流亡在外,甚是可怜。假使齐侯以此时与郑人会面,告知此事,而召太子返国,赦免公子仪的罪过,但作为人质保留在齐国,如此,郑人亦不敢在齐国为祸。
其后,只要将公子仪软禁在太子的东宫之侧,以宾客之礼待之,日日相见,只与王姬及嗣子同游,享天伦之乐。如此,公子仪与郑伯通信,言及太子之时,字里行间,皆是太子耽于儿女之事而疏于政事,便可安郑人之心,使其没有改变现状的动力。
计谋是精巧的。
嗯...但这能行么?
君父的态度难以捉摸啊。
灭纪之时,齐侯基本上是从谏如流,不仅从谏,还放权,甚至允许太子违背古例,统帅三军出征,而自己则退居幕后,主要安排外交斡旋事宜,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
可一旦涉及郑国,齐国国君与太子的立场就开始偏离了。太子基本上已经选择站定王室一边了,而齐侯此时却既没有支持王室的举动,也没有袒护郑室的意图。
想到这里,甚是烦躁,用笔杆敲击着桌面。
“鲍叔之策,非君父首肯不能施行,彼何以笃定可以行之?我君何所欲也,子知之乎?”
“太子亦知坠石之理乎?”
“坠石之理?”
“石在道旁,于人无害也,置之于城上,坠而可以杀人,此何也?”
势能...
“势也。”管仲并没有给诸儿回答的时间,自问便自答了。
“石在城上,有势焉,故能杀人,在城下,势既失矣,故不能杀人耳。”
“持城上之石,而待焉,则城下之人,皆可杀也。非唯可以杀此,亦可以击彼也。既坠石而杀一人,则石之势失,复不能杀人矣。”
管仲越说越自信起来,挺直了腰杆,语速越来越快。
“凡为国者,如携石而登城者也,国治、食足而兵强,则城高而石重,国乱、食乏而兵弱,则城敝而石轻。”
“是故强国之策,国君皆采之,是磊石于城上也;是故破国之策,国君慎用之,是节城上之石而用于必用者也。”
“以夷吾观之,太子书荐我二人之计于君侯,此皆犹垒石于城上者也,君侯必纳之。”
诸儿鼓起掌来。
“善,子之良言,使我茅塞顿开也!我当即修书。”
研墨提笔,一行行齐篆列阵于素帛之上。
肃杀之气透过帛巾,在室内弥散了开来。
将绢帛封好,塞给管仲。
去,告诉君父,我想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