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善的种子
既然李洪祥老先生都开口了,杨子昂自然没什么需要继续犹豫的,这种时候,先生就是他的指路明灯。
“感谢大家都书院弟子杨子昂的厚爱,但就如他自己所言,身为东林书院的学生,扶危济困是他们的责任,大家适当表达谢意就可以了。”李洪祥对众人道。
一听这位书院的院长开口让杨子昂收下礼物,书院门口的众人也大大松了一口气,他们太需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杨子昂的谢意了。
一时间,不少礼物送到了杨子昂手中,他一双手根本就接不过来,只能由几位师兄师姐帮着收下。
书院的大门口,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小山峰”,全都是镇上的人送的各种礼物组成。
送完礼物,表达了一番自己的谢意过后,由于众人有其他事情还要忙,简单说了几句,也就先回去了。
“先生,这么多礼物,我们怎么办?”陆子明看着堆成小山一般的礼物,满脸都是苦笑之色,不过内心以为小师弟感到兴奋。
小师弟才来书院第一天,就得到了这么多人的认可,往后的成就必然不可限量。
“先生,大家实在是太热情了,送的礼物也太多了,这么多礼物堆在一起,完全可以将小师弟埋在里面。”李采莲也打趣道。
李洪祥同样也是一脸欣慰的神色,他没有半点忧愁,显然是早就有了处理这些礼物的腹稿,略微思考了一番,他对几位弟子道:“你们都出点力气,先搬进去再说。”
几位弟子一起出动,也用了很长时间,才将一座由各种礼物堆砌而成的小山搬进了书院里面,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不少得到消息的人赶过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等杨子昂他们将一切东西都搬完,已经是下午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众人全都是一身汗水。
“有很多需要立即吃掉的东西,你们拿出来先吃掉,比如说糕点之类。”李洪祥对几位弟子道。
“还有一些诸如鸡蛋之类的,可以用作食材的东西,全都送到厨房,我给你们小师弟换算成该得到的收入。”李洪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可是刚一说到这里,杨子昂自己就赶忙提出了质疑,他摇头道:“先生,这样安排恐怕不妥当,那些容易坏掉的食物,我们需要先吃掉,这没什么问题。”
“可是先生,昨天击败陈远超他们,几位师兄师姐全都出力了,这些镇上乡亲们送来的谢礼,哪怕换算成银子,也应该是我们平分才对,不能只是属于我一个人。”杨子昂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洪祥这位老先生,以及李采莲和陆子明他们几人,全都没想到小师弟会给出这样的意见,全都高看了这位小师弟一眼。
“小师弟,你就不要过分谦逊了,昨天最后时刻,不是你站出来,我们几个人还不知道是什么结局呢?你当得起这些谢礼,这是你应得的!”陆子明由衷的说道。
“不错,小师弟,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昨天你才是起到关键作用的那个人,不仅仅是刚才那些镇人,即便是我们几个内心深处,也非常感激你。”李采莲跟着说道。
刘依梦看着杨子昂,笑着说道:“小师弟你有这样一份心意,我们非常感动,可是你要清楚一点,昨天你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所以这一切礼物全都属于你,这没任何问题。”
“小师弟,你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我们既然是你的师兄和师姐,自然不能占你的便宜对不对?”
陈亚鹏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一切都是属于你的荣誉,我们要是跟你分享,岂不是成了贪图小便宜之人,你这是让我们不仁不义啊。”
王俊豪想了想,也开口劝解道:“小师弟你也说了,从小到大,你娘亲给你讲了很多大侠的事情,大侠都是很豪爽的,这些谢礼属于你,你就应该收下。”
吴秀清以及史欣然两人,也都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她们一致认为这些礼物应该属于小师弟一个人。
事实上,众人都知道杨子阳的家境不是太好,他们也想着用这种办法帮一帮杨子昂,能帮他减轻一点家中的压力也好。
“就这样决定了!”一看到几位弟子的态度,李洪祥这位老先生十分欣慰,他直接拍板道:“这些谢礼先前众人也说了,是送给你小英雄杨子昂的,所以你就应该收下。”
李洪祥指着一堆礼物,对杨子昂继续道:“我会让监院那边认真统计好,回头折算成银钱交给你。”
“东林镇的腊肉很不错,这些活着的老母鸡或者麻鸭大鹅等等,你可以先养在书院里面,反正地方也够大,它们会继续生蛋,你放假会李子村,再带回去也不迟。”李洪祥笑着说道。
既然先生跟几位师兄师姐全都表态了,杨子昂就算是想要推辞,他也找不到任何理由,而且他也说不过几位师兄师姐以及先生,所以他只能认同了先生的办法。
于是谢礼的事情,便这样解决了,可想而知其中一部分礼物换算成银钱,必定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杨子昂昨天还在为银钱的事情而烦恼,他没想到仅仅一晚上的时间过去,这个问题就被完美的解决掉了。
镇子上的人实在是太热情了,与此同时,杨子昂也在心中埋下了一颗向善的种子,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多做善事。
就像是东林书院的院规一样,要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有这样,自身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这个时候,杨子昂对东林书院的院规理解更加深刻了,他也在心中发誓,往后不管怎样的事情,都要用自己亲身的行动去践行院规。
礼物的事情全都处理结束,剩下的核算价值这些事情,交给监院去处理就行了。
杨子昂他们恢复了自由,几人来到了书院的一片竹林中,这里是一个不错的放松地,陆子明他们经常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