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娇俏的一个女子,就站在他的马车前,只要是一个稍微有点怜悯心的人,都会心动。
可许书言不会心动,也不敢心动......
在她心里,只有秦芸。
这文诗儿是什么意思,他清楚的很。
秦芸把背靠在马车上,倒了一杯热茶,看好戏似的看着许书言。
心里想着前几日的一千五百两还是要的太少了,这文诗儿居然还在打她男人的主意。
“抱歉郡主,在下不方便,你且去问问别人吧。”许书言想都不想直接拒绝。
文诗儿咬着下嘴唇,十分不甘心。
“许世子,再怎么说,你我也算是从小认识,我也算是你半个妹妹,难道你就这么绝情吗?”文诗儿的语气中还带着哭腔,听上去十分委屈。
呦呵。
秦芸来精神了。
看着许书言,这是青梅竹马?
许书言摇头。
“我从小就在外面寻药,根本就没见过她。”许书言小声解释。
心里更是十分厌烦这文诗儿。
“呀,这不是文郡主吗?这是咋了?这天寒地冻的,站在寒风中,堵着许世子的马车,这是要作甚?”柳月梅和谢灵韵同坐一辆马车而来,老远就看到了文诗儿堵在许书言的马车前。
这许书言可是阿芸的男人,这文诗儿真是不要脸,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堵车。
她的名声坏了不要紧,可千万不要坏了许书言的名声。
文诗儿瞪了柳月梅一眼,继续堵着许书言的马车。
“许世子,你快让我进去吧,这天寒地冻的,我好冷啊~还有这柳月梅分明就是在看我的笑话,你若是念及我皇祖父同许家的情分,你就该帮帮我。”文诗儿知道自己让许书言,他是不会打开车门的,所以只能把老皇帝搬出来。
毕竟再怎么说,她也是老皇帝的亲孙女。
“郡主,抱歉,许某已有婚约,怕是不妥,你且快快离去!”许书言的态度十分明确。
今日莫要说只是一个郡主,就算是老皇帝本人来了,也不一定能够上了这马车。
“婚约??!!!谁!!!”文诗儿听到许书言这话,马上就暴走了。
这许世子什么时候有婚约了?
她怎么都不知道?
马车外面凑着看热闹的人听到许书言的话,也是一惊。
没听说这侯府的世子定亲啊,怎么就突然有了婚约?
京城说大也不大,就这么个圈子,他们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顿时大家就开始交头接耳了起来。
“这许世子定婚约的是哪户人家的小姐?”
“这我哪里知道?我听都没听说过。”
“难道是侯府太低调了,秘密定了亲?”
“这就算是再低调,总归应该有点响吧?”
“这许世子可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能让他看上的姑娘,那得是多好看啊!”
“待我等会同侯爷打听打听。”
“这郡主也是的,人家许世子都有了婚约,她还做出这等伤风败俗的事情来......”
“你怕是不知道吧?去年中秋宫宴,万贵妃给文郡主和许世子指婚,硬是被许家老夫人给拒绝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许家根本就看不上文郡主。”
“嘘,这郡主可是我们能够议论的?”
文诗儿站在原地,听到周围的人说的话,嗷了一声,直接哭着离开了。
再怎么说她也是一个小姑娘,怎么受得了别人这样指指点点?
再加上许书言说的话,这心里一下子就承受不住了。
“你可真是的,把人家小姑娘都说哭了。”秦芸笑着责怪许书言。
其实心里很高兴。
这下,怕是不用多久,整个京城的人都会知道,许书言已经有了婚约的事情。
“许某只是说的实话,难道你不是许某得未婚妻了吗?”许书言握着秦芸的手,微微用力。
秦芸回握住。
“你这辈子,只能是我的,以后要是还有女子惦记你,你就同今日这般说。”秦芸十分大方的,赏了许书言一个脸颊吻。
许书言拉着秦芸,把她拥入怀中。
“我早就说过,生生世世,都是你。”
很快,人群散去。
许书言的马车顺利进了宫门。
他直接把秦芸送到御膳房门口。
“你等我接你出宫,且莫乱跑。若是有事,就让人找海公公,海公公自会为你解决。”
秦芸点头,目送许书言离开御膳房。
在来御膳房的路上,秦芸就发现了,今日皇宫戒备十分森严,路上都是巡逻的侍卫。
想来也是,现在进来的人很多,很容易混入不法分子,要是出了什么混乱,那就不得了了。
秦芸刚到御膳房就被几个御厨给请进去了。
自从秦芸上次给他们教了几个菜式以后,他们得厨艺精进了不少,就连老皇帝都夸了他们好多次。
这不,昨日听海公公说,今日赵姑娘要来当主厨,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只要跟在赵姑娘身边当一个打杂的小弟,那么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赵姑娘,您可算来了!”
“对啊,这一个多月不见,您又漂亮了。”
秦芸:“......”
她每天带着面巾,从哪里看出来她又漂亮了的?
这群人的想法,秦芸自然是知道的。
本来她也没有私藏,反正能教的都教。
“这贵人们都进宫了,我们还是不要闲聊了,咱们把活分一分,就开始动起来吧?”
于是秦芸就吩咐大家开始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
她自己从许书言派人送来的篮子里拿出已经分割好的火锅底料。
她昨晚就一直在想这个事情了。
既然老皇帝已经把机会放在这里了,那么她一定要弄点不一样的。
刚好年后想开一个火锅店,这不就是现成的广告时间?
秦芸弄了红汤和清汤。
清汤是现场熬制的大骨,里面放了菌子。
浓郁的香味从大锅里出来,御厨们个个吸着鼻子咽口水。
至于煮火锅的铜锅,秦芸也早就让人给打造出来了。
这次完全就是赶巧了。
一直等到午时,宫人们开始端着铜锅和木炭往颐和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