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真正利益相关的大事
顾依依是非常感谢霍东的。
这些天,她光是忙碌着这个,家里的事情还有她的店可都是东子哥搞定的。
其实学校早就放假了,就因为这件事耽误了一些时间,等霍顾两家人一起动身回到望山屯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六。
离过年也只剩下没几天了。
顾依依可不知道,屯子里的人对她的归来可以说是望眼欲穿了。
一开始老村长给顾依依打电话,屯子里的人并不知道。
但是后来事情办成了,而且确实的,等顾依依过年回来商谈好。
年后大家就可以一起开始动手,届时说不定整个屯子里的人都可以发家致富。
这样的好事,老村长能不高兴?
能不赶紧通知屯子里的人?
所以,霍东带着顾依依回到屯子里的时候,大家关心的不是他们是不是在S市生根在那边买房开店以后可以顺利发展事业了。
纷纷围着顾依依追问,是不是真把那些不值钱的编织品卖给外国人了。
毕竟对他们来说,这才是真正利益相关的大事啊。
特别是杜彩凤,远远的就跟顾老大等在村口,就是为了可以在第一时间守到小姑子得到准确的消息。
这一年来,顾爱国在家里也算是过得不错,那是跟其他村民相比。
但是杜彩凤心里清楚,跟出去的那些人可是没法比的。
特别是不说霍东,也不说顾爱民。
老三是一个头脑灵活的,杜彩凤知道,自家男人一直都比不过老三和小姑子感情好的。
但是就连老二都跟着出去发财了,还有那两个老的。
嘴上说得好听,一起帮着在那边照顾孩子。
其实,还不是想留在大城市里享福,就把她和老大傻子一样的丢在老家不管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她和老大也可以学人做生意,还是要把东西卖给外国人呢。
杜彩凤觉得,这次他们可不能再犯傻了,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抓住机会。
“你们可算是回来了,”杜彩凤笑着说道:“你大哥都念了好多次,说依依怎么还没回来呢。”
顾依依十分的诧异,她也是第一次知道,大哥大嫂跟她感情这么好啊?
不过真的是好久没回来了,虽然也不过小半年的时间,上一次流水宴的时候在家里也没待几天。
确实就像是几位老人所言,这人啊,不论在到哪里。
最终,落叶,还是要归根的;
而对他们所有人而言,这里才是他们最有真实感觉的家。
一路上奔波劳碌的,所以也就没有在村口多说什么,先各自回家休息。
顾长生林丽琴他们还好,毕竟老大一家都还在屯子里,而且他们当初可是做的红砖房。
住起来要舒适许多,收拾起来也十分的简单。
老霍家却是不行了。
当初可是全家出动一起走了的,而且家里的那个土胚房,风吹雨晒雨淋的。
现在可要费一番功夫收拾,才能主人呢。
惹得霍东也十分的眼红,想着,是不是要在家里也修建新房子比较好啊?
索性,他已经看透了父母的想法,哪怕他在外面成为了大富翁。
买了房子车子给他们居住,可能在老俩口心里,也还只有这里才是他们的家啊。
而且这马上就要过年了,年后顾依依要回去上学,可是和R国人的合作已经迫在眉睫。
那么,村里这边就要安排好,大概他们还要留在这里一段时间的。
是不是正好,可以趁这个空闲,也给家里盖一座新房子?
当然了,目前霍东还只是有这个想法,还没有跟媳妇商量过。
所以暂时也就没有对父母讲,一心等年后要开始实施了再说。
霍二牛陈玉枝都是闲不住的,一回到家放下东西就开始收拾了。
而这边,顾依依也只是洗把脸的功夫,老村长就找上门了。
还真有几分迫不及待的感觉啊。
老村长先是跟霍二牛寒暄了几句,看他的腿现在走路完全没有问题的样子,十分的唏嘘。
这大城市医疗条件就是好啊,原本还以为一辈子就那样了,二牛的腿居然给治好了?
其实上一次流水席的时候,霍二牛回来,屯子里许多人都看到了。
他的腿,是比当初好多了。
那个时候,却还没有恢复完全,走路还是会一瘸一拐的。
这一次,却是真正的彻底治愈了。
别说是霍二牛了,老村长都为他感觉到开心。
说完了这些,老村长却是赶紧的,转向了顾依依那边:“赶紧跟我说说,到底咋回事。”
当初他也只是突发奇想的给依依闺女打电话。
毕竟是他们这里走出去的文曲星,如今霍家顾家人都富了,老村长也是希望屯子里其他人在人吃肉的时候可以分一口汤喝。
却没想到,这闺女真的就那么能耐,真的帮他们找到了合适的项目?
出口走外销,赚R国人的钱?
听起来多么的高大上啊,老村长只觉得顾家这是祖坟在冒青烟。
他们咋就能生出这么聪明能干的闺女?
以前还觉得是老林做事不靠谱,她家里重女轻男,惹得多少人笑话。
合着,人家这是有远见。
瞧瞧,人家这闺女有什么不好的,比十个儿子都强!
顾依依当然了解老村长的心情,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把事情的具体情况都跟他讲了一遍。
她是和R国那边的公司签订了合同,至于说屯子里的村民的一些具体操作,回来之前她和霍东也仔细商讨过了。
打算采取合作的形式,她把订单分散下来,让村民们自己去做。
当然了,也要有一个具体的约束,会由老村长出面签订生产合同之类的。
当地人一般都会这些手工,顾依依现在所要做的却是,把他们集中统一起来。
而且做的那些手工,既然是要走出口,每一样都会认真检查的。
也就是说,要让村民认真地去做、而且要保证比以前做得更加的精细。
把供货任务分散到各家各户,分开来加工生产,这样有点像小家庭作坊似的方式其实更适合农村人。
这样的话,不需要集中的大厂房,方便灵活。
关键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让那些村民利用空闲时间来挣这个钱。
适合他们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