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梁帝的目光,徐温知道自己该表态了。
他没有直接回应是否赞同废除前约,而是提了一个问题:
“臣以为,魏使应是奉彭城王命而来,并非魏帝。
如此,他便是应下我朝要求,魏帝仍可事后拒不承认。”
萧绍瑜离营数日间,梁帝已命水师出击,此时淮水已被梁军控制。
同时,边境州郡皆处于戒严状态。
也就是说,元沐已成瓮中之鳖,他与魏帝的联系已被切断。
所以,元睿是代表谁来和议,并不难猜,亦如梁帝之前所言。
熟悉外交事务的徐温,据此直指和议的合法性。
闻言,诸人恍然。
他们都忽略了和议的前提,便是使者需有魏帝之授权。
“依徐卿之意,和议就此作罢么?”
梁帝眉头略锁,沉声问道。
若不能通过和议签订新约,南梁自行不履行前约,将授北魏随时南征之口实。
两国交战,只要想打,理由总是能找到的。
梁帝真正担心的是,若因单方面废除前约并引发战争,难以弹压国内的不满情绪。
主和派主导的江南本土士族,是不愿交恶北魏的。
北魏不讲理,主动打上门来,南梁被迫防御,他们无可指摘。
然若南梁有错在先,他们是一定会闹事的,比如借机清除异己,甚至是清君侧。
朝内不稳,南梁势必要请和,重演十年前旧事。
所以,通过官方渠道,与魏帝授权使者签订新约,是废除前约的前提。
这是南梁复杂国情所决定的。
徐温胸有成竹,当即回应:
“非也,陛下可准彭城王遣使回朝请旨。待魏帝全权授命,我朝再与之和议不迟。”
“若如此,一战难免。”
萧锋断言。
随着淮水粮道彻底切断,辅以南梁的坚壁清野,元沐根本坚持不到使者返回的那天。
无法从速和议,他便惟有一战,总不能饿死吧。
徐温淡淡一笑:
“萧护军,若本官没有记错,魏军骑兵至少一人双马,彭城王完全可以马肉充饥嘛。
肉总比饼子好吃,魏军将士还要感谢陛下赐肉呢。”
“呃?哈哈哈,徐詹事言之有理。”
萧锋哈哈大笑。
若有诚意,一心和议,元沐是不会吝惜战马的。
若无诚意,那便一战,“南梁廉颇”从来就没怂过。
“父皇,儿臣以为,不妨与彭城王做笔生意。”
萧绍瑜意识到了商机,他想到了一个比徐温更妙的主意。
而论及商业头脑,梁营之内应无人可及萧绍瑜。
须知话本《大梁书生之瑜情蔚了》前两回,短短数日已为萧绍瑜带来近千万钱收益。
也就是说,半数梁营将士已然成为他的忠实读者。
另外一半,很有可能在成为读者的路上。
如此生财手段,放眼南梁,怕是也要无敌了。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
近十万本的大单,仅靠动员军中书吏誊抄,年内都无法完全交付。
不过,这还难不住他:
为了繁荣大梁文化市场,本王不谦虚了,活字印刷术就是本王发明的!
五行缺钱的梁帝,顿时来了兴趣。
“九郎有何高见?”
“倒卖军粮。”
此言一出,诸人全惊呆了。
这是资敌吧?
兴致勃勃的梁帝,脸都要气绿了:
你小子是想死,还是不想活了!
好在极具文化修养,他还张不开嘴,骂不得街。
萧绍瑜却旁若无人,侃侃而谈:
“马肉既酸且柴,口感不佳,为了改善魏军将士伙食,儿臣以为可以军粮换马匹。
当然,一匹马可换多少军粮,需父皇御定。
儿臣建议,一匹马最多一石军粮。”
啥?
原来,最是奸商,不过九王!
朕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风评瞬间形势大好,诸人皆是笑不拢嘴,包括梁帝。
“这个交换价格,彭城王能接受么?”
梁帝问出了诸人关心的问题。
按南梁市价,一匹北方战马少说也要七八十石粮,可称良驹者,百石亦不为过。
一石粮就想换一匹战马,好像有点过分。
“天时在梁不在魏,彭城王就得认!”
萧绍瑜有点飘,小嗓门有点高。
“九殿下,霸气,大梁纯爷们!”
萧锋快人快语,双挑拇指,大赞。
这会儿,他又感觉萧绍瑜太对他的味儿了,“庆诞风波”的负面印象已然抛之脑后。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等到庆诞行情大涨时,他估计要直接开骂的。
“九殿下,按这个价,彭城王怕是也坚持不了多久吧?”
徐温问道。
他开始关心,魏军战马够不够了。
若是坚持不到使者返回,元沐可不会认这个价的,大不了干吃马肉呗。
其实,他也有考校萧绍瑜之意。
“呵呵,本王略通算学,献丑了。”
随即,萧绍瑜当众大秀算学。
魏军仍有兵力在六七万间,按七万计,每日需粮1750石,一月便是石。
以一匹战马一石粮的交换价格,需战马匹。
据此,他断言:
“一月足以往返洛阳,魏军战马当在十万匹左右,彭城王完全没有问题。”
徐温亦通算学,然比之萧绍瑜,却是甘拜下风。
他自认,无法计算如此之快。
“于算学,下官远不及九殿下,佩服。”
“徐詹事乃儒学大家,学问文章皆一时之选,本王慕名已久。
算学不过小道,倒是本王须向您讨教文章。”
二人皆谦虚坦荡,相视而笑,互生好感。
过了徐温这关,萧绍瑜的秀场远未至落幕之时,他继续大谈商经:
“没有草料,魏军战马多半要饿死,若彭城王铁了心吃死马肉,也不打紧。
肉吃多了太腻,我朝可以与之做茶叶生意,助其解腻。
若彭城王不嫌腻,我朝可以卖水嘛,人不喝水可是要死的。
而想买水,不好意思,水粮茶是绑定交换的,想要?拿战马来换!”
魏军被围,水源已断,营中存水是喝一口少一口的。
萧绍瑜这是把元沐算到死,算到一点脾气也没有,任南梁宰割。
闻此旷世商经,梁帝心中只有一个大大的服字:
九郎类朕,济世大才也!
老爷子还不忘往自己脸上抹金,也是难为他了。
“九郎啊,济阴太守有点屈才了,战后随朕回京,太府卿非你莫属!”
梁帝变心了,竟然当众抢人才。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显算学,秀商经,高祖赞之:济世大才也,欲委太府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