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没了这些亲戚朋友,他们找谁聊天说话去?
郭月红一听公婆拒绝了,顿时有些急了。
“爹娘,京州那么好,你们咋不知道过去享福呢?
留在这个小破村子里有啥意思?”
李氏哼了一声,“村子里咋了?是缺了你吃的还是缺了你喝的?
我觉得现在这样的日子就挺好的,咱们家现在有钱挣,不缺钱花,这日子已经很自在了。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在村子里,咱家的日子过得是最好的,可是要是去了京州的话,咱们家的日子都排不上号的。”
郭月红立马就懂了公婆的意思。
不过婆婆这么说好像是有些道理。
在村子里,他们老周家简直风光无限,靠着沈玉兰,谁还敢得罪了他们老周家?
可是去了京州的话,那就说不准了。
郭月红就算是想说什么,也知道这件事自己说不上话。
这样的大事,还得是公婆拿主意。
见李氏和周大山是这样的决定,沈玉兰也没有勉强。
“爹,娘,就算是留在村子里,我也不会让你们的生活过得太差的。
这样,以后我们家在村子里的房子,你们就搬过去住,徐婶儿就留下来,往后伺候你们了。
家里有下人,你们以后也能过得轻松舒服些。”
听到沈玉兰这话,李氏和周大山都十分的高兴,连带着郭月红对于这样的结果都十分的满意。
留在村子里就留在村子里吧,住上那样的大房子,家里还有下人伺候,这样的日子已经过的十分的舒服了,还有啥好说的?
郭月红的脸上堆着讨好的笑,“大嫂,你真的太好了,这样我们在村子里也能过得挺不错的。”
沈玉兰又道,“还有一件事,你们如果留在村子里的话,我这豆腐坊的生意就能转给你们了。
正好,大哥,二哥一直在那边帮忙,也有些经验。
这坊子虽小,可是一个月也有四五十两银子的利润,到时候你们两家好好的经营,一年下来的收入不会差。”
听到沈玉兰这话,郭月红更加的激动了。
她知道大嫂家的豆腐坊应该挺挣钱的,可是没想到竟然能这么挣钱。
一个月竟然能有四五十两银子的利润?
这未免也太高了一些吧?
就算是两家平分,一房也能分到个二三十两银子呢。
这样算下来,他们家一年就能挣到个好几千两银子了?
郭月红越算越觉得心慌慌的,发财了,发财了,大嫂若是将这么挣钱的门路转给他们,他们家真的就发财了。
这会儿郭月红更不惦记去京州了,必须留在村子里。
去了京州,大嫂再去哪里给他们家弄到这么挣钱的营生去?
“好,好,好,大嫂,谢谢你,我们一定会好好干,不会让你失望的。”
沈玉兰在这边又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
老周家这边,还在沉浸在这件事的喜悦当中。
以后老周家有了这些钱,还愁着日子过不好么?
一个月能有那么多挣钱的营生,想吃啥就吃啥。
沈玉兰又去了张家那边,问问张家人的意思,是愿意留在林州,还是愿意去京州。
张家人这会儿正在荒山上干活儿,看到沈玉兰过来,忙热络了到了她跟前。
自从张母知道了沈玉兰未来可是晋王妃之后,在沈玉兰的跟前越发的没底气,越发的低眉顺眼了。
没办法,谁让亲家母的身份牛逼哄哄的呢,未来可是晋王妃啊,那可是皇室中的人。
至于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小妇人而已,哪里能比得上晋王妃?
好在亲家母虽说身份尊贵,可是没有高高在上,也没有任何拿捏她的样子。
张母是越发的觉得自己这个亲家母人不错,这要是换做别人,能有这样牛逼轰轰的身份,还不知道怎么抬着鼻孔看人呢。
“亲家,你来是有事吩咐吗?”
张母恭敬的冲沈玉兰询问。
沈玉兰点头,“晓梅娘,我们家打算以后去京州发展,现在过来是想问问你们家的意思。
你们家是愿意留在村子里,还是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去京州。”
张母知道,沈玉兰未来可是晋王妃,当然得去京州了。
只是张母没想到,沈玉兰去了京州,还想着能带上他们家。
张母觉得鼻子有些酸酸的,很是感动。
遇上了这样的亲家,真是他们张家的荣幸。
不过这会儿沈玉兰询问,张母没有立马说去,也没有立马说不去,而是冲沈玉兰询问,“亲家,你要是去了京州带上我们家的话,会不会很麻烦啊?
我们家要是跟着一道过去,肯定会给你们家添麻烦的是不是?”
见张母生出来了这样的担忧,沈玉兰便安慰道,“不会,到时候你们家还能帮着我们打点一下在京州那边的生意呢!”
等着沈玉兰去了京州,还得继续在京州做生意,到时候是需要人手的。
张家人勤勤恳恳的,过去了肯定能帮上忙。
听到沈玉兰这么说,张母才忙道,“亲家,若是过去了不会给你们添麻烦,我当然是愿意跟着一道过去的。”
毕竟到时候张晓梅肯定也得去京州,她这个当娘的,必须是跟着闺女身边才能更加的放心一些。
当然,张母也没想着去京州享福之类的,他们觉得如今在村子里的日子就已经很好了。
有自己家的房子住,每个月一家人干活努力挣工钱,一个月的收入不低。
这样的日子,已经是他们家以前可望不可及的,还有啥不满意的地方。
知道了张家人的意思,沈玉兰又去问了陶家。
陶家也是一样的想法。
他们希望能跟着闺女,往后有事好照应一些。
张晓梅和陶春花见娘家人能跟着他们一道去京州,同样很高兴。
到时候一家人在一起,也不用愁着距离的太远了,他们不好照应到。
毕竟京州和林州这边的距离隔得挺远的,路上就算是赶路快一些的话,也得要个十日的时间,一年估计都不方便来家一回。
到时候不能经常和娘家人见面,心里难免多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