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冉一把抱住冲过来的慕慕,原地转了一圈。
慕慕在空中咯咯直笑,叫着还要飞。
“别飞了,你姑瘦胳膊瘦腿的,你还没飞,她先飞了。”
安哲从后备箱里,往外拿东西。
安冉安哲兄妹俩,感情还是很好的。但从小也没少拌嘴,主要是安哲老是喜欢逗她。
不知道是不是当哥哥的都这样?反正她安冉的哥哥就是这样,把她惹哭了,又要想方设法的哄。
周而复始,不厌其烦,当成游戏一样玩。
当然,他也没少被安冉追着打,用他们爸的话,就是活该,没有一顿打是不该挨的。
恰好安冉又是典型的小地雷,个子不高,打人生疼。
翻山越岭,都要把他哥追到狠狠的打上一顿。
“不要小瞧我,我也是很有力气的。”
说着,安冉又抱起慕慕飞了一圈,然后就放下不来了,确实挺重的。
戚晓和安父母一起走了进来,帮着她老公提东西。
“什么瘦胳膊瘦腿,冉冉这样的就刚刚好。”
“也不看慕慕有多重?你当谁都像你一样,用手夹着就能走。”
安哲今年三十了,正是年轻力壮,比上有余,比下也有余的时候。
农村长大的男孩子,就没有力气小的。
他一个男人也不注重防晒,和戚晓站一起就是一黑一白。
二十岁还是帅气的小伙子,现在虽然还是那个五官,黝黑的肤色让他看起来黑壮黑壮的。
他有时候,就是把安慕戚夹在胳膊下走路,兴致来了,还要扛着戚晓跑一段。
戚晓每每被他突然的动作,吓的惊叫连连。
所以戚晓这个当妈的,有时候抱起安慕戚来都费劲,何况是纤细的安冉。
“冉冉,我怎么觉得你长高了点?而且皮肤比以前更白了?”
戚晓进院子的时候,就觉得安冉要高些了,还以为是一身搭配给人的错觉。
现在走近了站在一起,还真是长高了。
戚晓一米六二,现在看着安冉和自己差不多了。
低头看,越看越惊讶,安冉穿的平底鞋,一点水分都没有。
“我看看!”
安哲手上东西都放下了,站过来和安冉比身高。
“还真是!你吃仙丹了?”
他伸手放在安冉的头顶,向自己平移过来,手到了脖子的位置。
安哲一米七八,以前的安冉一米五八,兄妹俩整整相差了20厘米。
安冉只有她哥肩膀那么高,经常感叹,下面的空气没有上面的好。
高个子放的屁,全被矮个子闻了。
“是啊,冉冉,再过段时间,我就要比你矮了,你是怎么长的?”
戚晓很好奇,她还是第一次见女孩子成年之后还能再长的。
“我知道!我知道!”
最底下的安慕戚,又是跳脚又是举手,急切的想回答问题。
“你作为我们家最矮的,你竟然知道怎么长高?”
安哲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放过,打击比他矮的人他从小就会,在安冉身上连出来的。
“我当然知道!”
“我们老师说了,乖乖吃饭睡觉就能长高,姑姑肯定有乖乖吃饭睡觉。”
“而且我们老师还说了,小孩子都会长的比自己爸爸妈妈高,我很快就会超过爸爸你的!”
安慕戚说的非常坚定,他对自己以后的身高很有信心。
“我们说无数次你记不住,老师一说,你就记住了?你可真是我的好儿子。”
安哲刚说完,就被他爸揭短。
“你小时候不也一样,老师一个屁能撵八百里!”
他们从小就听过这句话,虽然话糙,但理不糙。
有些小孩子,就是家长怎么说都不听,老师一说,就乖乖照做。
现在已经中午了,一家人在外面聊了几句,就一起进屋了。
最后关于安冉怎么长高的问题,她还是用上次和爸妈说的那样,归功于心情和环境的改变。
但是安哲对安慕戚说的是另一种,他说你姑之所以能这么快就长高,是因为爷奶两人,一个人拉头,一个人拉脚,给拉长长的。
安慕戚起初不信,然后他爸就很肯定的,在他面前说了几次,他就天真的信了。
以至于后来整个暑假期间,他找他爷奶,好多次,让他们把自己拉长。
开始还不知道,他是哪来的,这莫名其妙的想法。后来知道后,安母专门打电话过去,把幸灾落货的安哲骂了一顿。
安哲这样的性格,可能到老了,都是个老顽童。
午饭安母做了好几个拿手菜,把鸡枞菌卖了,她就开始弄了。
安哲他们三个,还是第一次吃饭加了灵泉水的饭菜。
边吃边夸安母的手艺,安慕戚啃的满嘴流油。包子脸更鼓了,夸张的说,自己舌头都要吞下去了。
那个急切的样,就像他爸妈没给他吃饱过一样。
饭后安哲去休息去了,他们今天一早就出门了。
端午节放假了,路上的车又多,走走停停的,开了六个小时才到家。
下午还要陪着老婆回娘家一趟,他们的房间,安母前几天就打扫好了,所以就打算睡两个小时,再出发。
戚晓和慕慕在路上已经休息过了,不困,就陪着老两口聊天。
多数都在聊,他们准备开的零食铺。
家里的老人对于,孩子要突然投入一笔钱去创业,还是有很多担心的。
戚晓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耐心的和老两口说了,他们怎么开零食铺的事情。
安哲和戚晓两人是在工厂上班,这几年因为大环境的原因,厂里效益下降了很多。
所以他们就打算换工作,厂里工作没有辞,边上班边找。
经过几个月的到处碰壁,最终决定自己创业。
还好离她们不远有个大学城,一番观察,还有在网上搜索后,定下了开零食铺。
零食铺是加盟形式的,在众多加盟企业当中,选择了一家最靠谱,名气比较大的。
他们端午节回去过后,就要开始租房子搞装修了。
所以整个暑假他们都会比较忙,安慕戚也放假了,正好把他送回来。
两口子这些年挣的钱,买了车,交了房子首付。
每个月都在还房贷,两个人社保,生活费,还有慕慕幼儿园的学费,每个月都有不少的花销。
能存下的钱并不多,这次开零食铺全投了进去,也算孤注一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