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青龙门外的临安道走出长安城,在这个“河洛之心”的下方,是被商洛两河养育了上万年的沃土平原。
长安城外以东十五里,洛河之畔,一处占地千丈的阅兵场赫然成型,为了修建这阅兵场,这一处低矮树林被那位实力深厚的工部侍郎联手数位宗师在一天之内削为平地,接着又是一群“基建狂魔”在此日夜赶工。
阅兵场不用铺设什么名贵石砖,直接一遍遍地将土夯平夯实就行,倒是那座高达三丈的巍峨点将台让工部官员们好生花费了一些心思。
阅兵场设东西两条大道,此刻这片仅仅修建了十日却已经有了宏伟之气的阅兵场护栏上是无数旌旗招展,风声烈烈,边上的洛水更是奔腾咆哮,其威赫赫。
这一幕场景,让观者足以心生澎湃之意,豪迈之情。
女帝和长安权贵、各国使团自临安道而下,走入阅兵场内。
此刻,东援军离阅兵场还有二十里。
按照兵部和礼部共同协商的议程安排,女帝本应是东援军抵达后才走出大明宫进入阅兵场,但女帝看过方案就直接推翻,要在东援军未至前就出城等候。
在权贵的队伍后方,还吊着数万长安百姓,不过这些百姓到临安道尽头就止步下来,迅速找了酒楼客栈钻了进去,探出头来看向远处洛河之畔的阅兵场。一些占不到位置的百姓也不气恼,干脆就在临安道两旁席地而坐,或者返回长安城登上平日里可供百姓参观的一截城墙,自上而下仰望。
这时候,长安百姓们的自豪之情就更浓了,咱这长安城地势较之平原都要高出一大截来,哪个初来长安的外地人不得抬头仰望巍峨雄城,哪个长安本地人不曾登上四大城门俯瞰河山千里?
此刻阅兵场外三里内已经有御林军在巡视把守,更有无数青衣卫和鹰眼隐没于周边山林村落之中,检查隐患,暗中盯梢。
其实兵部之前就有声音,认为没必要做这么严密的巡逻检查,先不说女帝本身就是大唐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单是大唐官员再算上各国使团,就已经有不下二十位宗师境强者以及数位英雄级强者,还真怕有人有不法之想不成?
但礼部这时候就据理力争啦,说就算是无用之举,但这也是脸面问题,万一真出了什么茬子,让官员使节甚至陛下都亲自动手了,那才是真的丢大脸。
兵部的官员有一半是武将出身,肚子墨水不足,吵架自然吵不过天天抱着圣贤书和宗教礼法当馒头啃的礼部官员,只能头疼地摆手表示听你们的便是了。
当下以长安各部官员和各国使团代表们组成了浩浩荡荡的观礼团跟在女帝身后,武将出身的就纵马谈笑,一些文官则是坐于马车内,从车璧窗口上掀开帘子来和相近之人相互交谈。
这次女帝出行也没有弄得多么浩大,除了在长安城内露过一次脸接受万民欢呼外,就是静坐在那用以彰显威严的赤金马车内。
这足足能够占据半个官道的赤金马车除了材质珍稀,装饰华丽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莫过于拉着马车前行的九头大马。
这些大马比寻常的上等马驹都要高出一个头来,七尺男儿站其身侧举起手来都还高不过马背。
而且这些大马的马鬃宛如火焰流云一般,随风一扬就好似烈火焚烧,再配上一身象征皇室甲胄的金甲,这九匹来自云中漠地,魔种血脉浓厚,的赤焰大马就更显得尊贵气派了。
也就只有国力雄厚的大唐,才有资本有能力在皇宫之中养上这一群号称“马中焰龙,一匹一城”的魔种马匹了。
狄仁杰骑着一匹青纹宝马随行在帝王马车身旁,这一袭青衫风流无比的模样在刚刚走过长安城的时候也是掀起了一阵欢呼,这也让咱的狄大人有些洋洋自得。
你看,只要那没那闷骚剑仙在,那人气最高的自然是我嘛。
就在狄仁杰眯着眼睛直乐呵的时候,女帝的威严帝音从赤金马车内传出:“狄卿,东援军还有多远?”
狄仁杰招了招手,一名青衣卫策马而来在狄仁杰耳旁耳语了一下,随后狄仁杰就朝马车行礼道:“回陛下,还有十五里。”
女帝轻轻地嗯了一声,接着马车内便是一阵起身走路的声音响起。
头顶龙观身着龙袍的大唐女帝走出赤金马车,她的眼前就是那片于今日凌晨才完工的阅兵场。
在女帝走出马车后,狄仁杰一声高喝,声音自前至后传遍整个观礼车队。
“下马!”
帝王下马,数百官员使节步步跟随,徒步走入阅兵场内。
一时无声,所有人似乎都感受到了一股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而远处官道上,有一阵阵好似雷鸣般的行军声开始响起。
等到观礼团的所有人都落坐在点将台两侧的观礼台后,有人起身了望,十里外的官道上有一丝黑线浮现。
那先前听到的行军声愈响愈大,直到最后,便是身旁洛河的滚滚江水,都盖不过这数万兵甲凝聚而成的铿锵之音!
那在阴云之下依旧闪烁冷光的钢铁洪流,在为首两名策马将军的带领下,以无不可挡无不可阻无不可破的强悍气势,朝阅兵场席卷而来。
马蹄声脚步声如万山过后大雪崩,杀伐气沙场气更似黑云压城城欲摧!
一些从未见过天干军团威势的官员和外国使节们忍不住瞠目结舌,心脏震动之下犹如那奔腾而来的浩大声威。
便是远在长安城上观望的长安百姓们都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纵使远隔数十里,他们都能够感受到在眼中只是一条黑线的东援军那强悍无匹的威势。
与此同时,其心中自自豪骄傲,更是犹如洛河之水般滔滔不绝。
一声声欢呼声自长安城上响起。
秦相李斯看着那愈来愈近的东援大军,眼睛情不自禁地眯起。
这就是大唐百万雄兵中战力第一等的天干十军吗?
若论声势,也只有在长平战场上驻扎的血煞军才能相媲美!
更别说为首的那两名统兵将军,犹如龙首一般,将整只大军的气势凝聚成一头陆上蛟龙。
当真是势不可挡?
真是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