棂山之地,寂静阴森,山间长有参天古木,其中一棵树,体型更是硕大如庙宇,更为这里罩上了一层诡异的面纱。山雾弥漫,即便有时会透进一丝光线,也照不清山间景象,只能听见山间总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偶有鸟儿于山的上空飞过,也不敢在此多作停留,怕迷失了方向,更怕丢了性命。
棂山本不是山,而是一座空谷,由于周围地势高耸,树木成林,周遭的居民便唤其棂山。与别山不同,棂山——闹鬼。
传说山上的鬼已经吃了许多人,有人亲眼见过那鬼,回来后病得不轻,大家都觉得他们遇上鬼能活着已是大幸。从那以后,许多人都觉得棂山是不祥之地,是以周边大部分的村庄都迁走了。
黑洞之内,除了油灯,别无其他照物。山洞内空间阔大,不似天然形成。
小将匆匆来报:“启禀神主,刚得到消息,张须他……他死了。”小将的声音很轻,却在整个洞里回荡。
而台阶龙椅上坐着的那人的声音穿透力更强:“哦?看来我还是低估了那位郡侯爷。”
“那边儿还说,”小将顿了顿,像是难以启齿似的,“张须供出了您。”
说完,他昂头望去,台阶之上,一片漆黑,只有那所谓神主头顶正上方有一个洞,那洞高而深远,洞口也被树叶遮住了,透进来微弱的光,却仍照不清神主的面容,只有他面具之后的双眼,深邃诡谲,了无生气。
那人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气恼,“哼!这个不成器的东西,这就扛不住了?死得好!”
“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怎么办?历经此次,横竖是等不到郑朗然再出皇城了。告诉张楚,把晋王府盯紧了,有任何动静立即上报,最重要的,是把郑朗然身上的秘密给我带回来,在那之前,郑朗然还不能死。”
“遵命!主上是担心张楚会为他弟弟报仇?”
“他从小就跟在我身边,没有人会比我更了解他,你告诉他,事成之后,我会给他机会,亲手解决郑朗然。”
“是!”
此时洞口上方传来两声长鸣,那神主一甩袖子,飞出去两根针。立时,一只鸟儿便从空中坠落,穿过树叶掉进了洞里,直至坠在坚硬的地面上,身上插着一根针,双眼还未来得及闭上。
台阶下的人皆惊叹臣服,跪地道:“神主英明绝世!”
座上之人没有理会,只是抬头望向洞口,皱眉蹙眼,心中有些郁闷。
此时的郑朗然正被良帝拉着谈心。
良帝是郑朗然的救命恩人,也是他的嫡亲王叔。
“朗儿,听郑侍郎说,你又遭了行刺,可有伤到哪里?”良帝一脸关切地问。
“皇叔,您把我叫来,不会就为了这事儿吧?”郑朗然无奈道,“劳皇叔费心了。亭君总是这般大惊小怪,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恨不得立即来禀报您。哎呀,在您跟前儿,侄儿都没什么没隐私了。真不知道,皇叔究竟给了他什么好处,师父明明叫他来保护我的,他倒好,成了皇叔的传信鸽了。”
良帝笑着道:“郑侍郎也是关心你,皇叔可告诉你啊,不许责怪他。若不是他,你一个人住在王府里,皇叔还真是不放心。”说着良帝的语气里又加了些嗔怪,“还说什么和皇叔最亲,没事的时候,也不来宫里走动走动,看看你皇叔。出了事儿吧还瞒着皇叔。早让你住进宫里来了,可偏偏你是个倔性子。皇叔知道,你是想留在晋王府,找些儿时的记忆,也想等希儿回来,可是你看,这不又差点受伤了吧!你可知这浩瀚国中,想要你性命的人有多少?皇叔实在是不放心你, 依皇叔的意思,你还是趁早搬进宫中。宫里也有许多和你同龄的皇子公主,你年纪还小,正是该玩儿的时候,宫里人多,热闹。朕听说,你总一个人待在王府里,冷清得很。”
郑朗然扭头,一脸不情愿的样子,“听谁说的?只怕又是亭君吧!多谢皇叔美意,只是朗儿……”
良帝不想再听小侄子的推托之辞,截断了他的话,“好,好,好,朕知道,朕的话你不乐意听。但为了你的安全着想,这件事儿啊,就由你皇叔做主了!这样,你若是真喜欢独处,皇叔可为你在宫中找一处清静的地方,宫中殿宇你若都不喜欢,朕现在就下令,命工匠为你重修一座殿宇,你看如何?”
良帝一直都想让郑朗然住进宫里来,王府里没有他的亲人,良帝很怕这个侄儿寂寞,怕他郁郁寡欢,于是每次郑朗然进宫,良帝都会提起此事。提得多了,郑朗然入宫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良帝怎会不了解孩子的心思,本来想着就依着他,可如今郑朗然突遇行刺,让良帝的心一下又悬了起来。宣郑朗然入宫前,良帝就知道这个侄儿肯定会和往常一样,拒绝离府搬来皇宫,所以他只能借着自己皇帝的身份强行施压了,最坏不过就是为他重修殿宇,要迟几天。但他终究还是会乖乖听话入宫来。实在不行,良帝也另有一套说辞,怎么着,今儿也得将这件事情敲定了,良帝才能放心。
果然,良帝另一套说辞还没出来,郑朗然便同意了。
对郑朗然而言。良帝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师父师母以外,最关心他的人,若论血缘,也是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了,毕竟兄长生死未卜。
良帝多番劝他入住宫中,他不是不知良帝的用心,只不过对他而言,晋王府才是他的家。浩城任何一处地方都不是,唯有晋王府才是。除了在那里能找些回忆,他也希望守在王府,倘若兄长回来,他便能第一时间在家里迎接他。
三年前,郑朗然接到良帝诏书,第一件事便是命人提前回晋王府布置。回王府之后,他自己又凭着记忆一点点打理晋王府的一切,大到房间里的一应家具陈设,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小到梁柱上的雕纹,当年王府厨子做的饭菜的味道,甚至花池里养了几条鱼……只要是他能想得起来的,他都将其恢复了原样。如今的晋王府虽不能说和当年一模一样,但总还是有迹可循。
所以他不想离府。然而他也深知,活着的人比死物重要,比如皇叔,比如师父师母,又比如郑亭,他们都希望自己活得开心自在一些,不要总沉溺于过去的仇恨。
如今良帝又是这般苦口婆心,郑朗然也不好一直回绝皇叔,他也不希望亲人再这般为自己担忧,只能暂时应下来。反正殿宇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修得起来的。
良帝见侄儿终于松了口,才又拉起他的手,意味深长地道:“这才对嘛!好孩子,皇叔并非是想打着为你好的名头为你安排一切,只是你一人在外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才回到浩城,便算是回了自己的家。晋王府虽是你原本的家,可终究……他们都不在了。你要记住,如今,只有皇叔才是你最亲的人,皇叔不想你一个人在外孤零零的。当时叫瀚释王将你带走,也是局势所逼,你父亲走了,难保不会有人闯宫。如今局势好了,才敢让你回来。皇叔仔细保护你了这么多年,不希望你因为一时意气而丢了性命,你明白吗?”
“皇叔大恩,朗儿永远铭记于心,父王和母妃泉下有知,也一定会理解皇叔的。皇叔,朗儿也想珍惜往后的时光,和皇叔多亲近亲近。”
“你能明白就好,皇叔不需要你记得什么恩情,只要你时刻念着这份亲情,莫要只身犯险,你能好好活着,便是皇叔最大的欣慰,他日九泉之下,皇叔也算有些脸面能去见王兄王嫂,跟他们说,‘瞧,这是你们的儿子,我的好大侄儿,他过得很好,你们该放心了吧’。”
“皇叔说什么丧气话,皇叔是天子,天子,是不会死的。”
“你这孩子,休要骗朕这个糟老头儿。皇叔如今身上也有些病了,太医们都不敢说实话,可朕知道,朕怕是活不长了。如今唯一的心愿,就是你,好好地活着。像寻常人一样,能娶妻生子,等看到那一天,皇叔也就能安心闭眼了。”
“皇叔……”
“朕知道,这是报应,是老天爷在惩罚我呢,没有及时阻止晋王府的劫难,导致王兄王嫂双双葬于恶人之手,也害得你和希儿从小失去双亲,与父母阴阳两隔,可怜希儿小小年纪便下落不明,也不知他在哪里,活得怎么样。”
说着良帝失声痛哭,郑朗然只能一直抚着他的背安慰他。在郑朗然心里,良帝才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皇帝,他一直都是最善良温柔,会抱着儿时的自己举高高的王叔。
月王郑白,与晋王郑青乃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兄弟,先皇在世之时就非常宠爱他们的母后。
兄弟二人在行为举止上从来都有默契,先皇交给他们的任何事情,两位皇子都能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也令其他皇子都羡慕得很。浩瀚国自古以来,君王之位都是以贤而论,所以当时大家伙都认为,皇位必会落于这二人之手,只是具体是谁,也颇有猜测。二人文武上分辨不出什么高低,大家便从性格上揣摩。
月王人如其名,性子最是温润善良,虽会武却不好战,相比之下,晋王则更有大局之心。然而先皇驾崩时留下的遗诏,是由月王即位,晋王从旁辅佐。
郑白即位后,世称良帝。良帝一直有一个心结,那就是王兄王嫂的死。
良帝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寝殿里休息。内侍通禀说晋王府走了水。
他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又存了一些侥幸的心理,觉得或许只是普通的走水,没有那么严重。直到又来人报,说是晋王府上下都烧成了灰,尸体堆成一片,就是没有两位小郡候的尸体。良帝当即命人去搜寻,又诏魏连连夜回京。
而魏连接到诏书时,早已带着精兵到了浩城楼下。
魏连本就是晋王的好友,晋王对他有恩,一听说晋王出事,没等宣诏便急匆匆赶回了浩城。好在最后良帝没有怪罪,他也成功救下了晋王府的孩子,也就是郑朗然。
魏连告诉良帝,此子留在宫中,只会徒增危险,于是良帝便授意他抚养这个孩子。从那以后,魏连就变成了郑朗然的师父。
魏连与晋王明面上不常来往,私下里却总是通过信件互道安好。而晋王给魏连的信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他的两个儿子,一开始魏连对此嗤之以鼻,心道谁还没几个孩子了,真是非得写在信里膈应他——没错,魏连因为年轻时受了伤,大夫说他很难再孕育出孩子。所以魏连只能收些门生,以作慰藉。虽然他觉得晋王总在信中提孩子这茬有些缺心眼,可是看久了晋王的来信,他却上瘾了,总是听这位知己好友描述着孩子们:他们一同玩耍嬉闹,一同读书习字,此情此景,仿佛孩子就在魏连的跟前儿似的。晋王还说,他的次子怪调皮的,等再大一些便将孩子送到瀚释王府请魏连帮忙调教一番,于是魏连便更期待着与孩子们的相见。
而当他终于见到的时候,却是他这位知己好友已经先他一步去了仙人之境。他见到郑朗然的第一眼,便认出了他。虽兄弟二人相差两岁,但身形样貌却是神似。即便如此,魏连还是一眼就分辨出了二人。他刚将郑朗然抱在怀中,刺客便飞速向他冲了过来,他来不及去救第二个孩子了——这也成了魏连心中的痛。后来他常常想,明明当时近在咫尺,自己为何没能救那孩子?魏连就这样,在无尽的自责中度过了一生。
于是他只能将爱全都放在郑朗然的身上。
一开始,郑朗然对王府的人很警惕,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一点也没有晋王信中提到的那般顽劣。
瀚释王府上下都得了王爷命令,不许冷待他,要给予他温暖。王府里有许多门生,因此平日里就热闹得很。自从郑朗然来了之后,魏连又招进来许多和他同龄的孤儿,而郑亭就是其中一个。
在众多孩子中,郑朗然唯一没有戒备的,就是郑亭,于是郑亭便成了郑朗然的贴身护卫。而魏连和妻子自然也是很宠爱友人遗子,教他温柔待人,也教他莫要轻信他人,面对恶人应该杀伐果断,不要心慈手软,因为会对郑朗然行恶事的,一定不是好人,若他一次心软放过,他朝敌人定会卷土重来,最后反会害了自己。
郑亭的武功是魏连亲自教的,而郑朗然的武功则是和郑亭偷学的,因此没有成什么气候。郑朗然一直不明白师父为什么不教自己武功,魏连没有告诉他,他父亲在信中提到的那些事。
晋王说,有朝一日,会把两个孩子送到瀚释王府,一个学武功,一个调教性子。晋王府,只需要一位晋王,不快乐的孩子,有一个就行了,至于另一个,他无需再背负这么多。而从他们出生的顺序来决定谁来背负晋王府的责任,这是晋王能想到的最公平的法子。
知己都这般嘱咐了,魏连自然不好违背。但魏连从也不曾阻止郑朗然偷学——知己的心意不可违,但孩子的心是他自己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阻拦。况且魏连知道,郑朗然在武学上并没有什么天赋,以后,只要有郑亭在他身边,就不会有大问题。
然而后来的魏连也终会明白,这世间任何事,任何人,都逃不开命运的安排。
郑朗然的步辇刚到宫门口,郑亭就匆匆追了上来。
“侯爷进宫为何不带人手?”
“你不是已经派人暗中保护本侯了吗?”
“那侯爷也应该让人跟得紧些。”
“你啊,本侯都说了,皇城之中,不会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况且晋王府已是离皇宫最近的一座王府了,真不知道你在担心些什么。”说着,郑朗然又瞥了郑亭一眼道,“况且,你现在不是跟得紧紧的吗?”
“师父说过……”
“师父说过,你是本侯的人,怎么偏就没见你听本侯的话呢?前脚刚出城,转头就将本侯卖给了皇叔。”郑朗然嗔怨道。
“那还不是因为侯爷固执己见,不顾自身安危,若不和皇上说,谁还能劝得住您?”
“你倒还有理了?是啊,他倒是能劝本侯,这不,把本侯的自由都给劝没了。”
“您答应皇上入宫了?”
“嗯哪,本侯才刚出殿门,工匠就被宣过去了。”
郑亭听了,淡淡道:“帝王行事,一向有效率。”
郑朗然朝他翻了个白眼,“那你呢,棂山那边查得如何?”
“棂山主极为神秘,到现在,未能探得其底细。不过王府的内应倒是应该很快就会有着落。”
“哦?看来亭君在王府为本候准备了一场好戏。”
“只是搭了戏台子,有段词,还得侯爷亲自唱才行。”
“那还等什么?”郑朗然对抬撵的宫人道,“你们都快着点儿,本候都有些……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