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片刻,一行人来到了太守府正厅,只见太守立身于厅堂中央,侧边一人,一身着装颇似乌桓人的打扮,那人同太守正在讲述着什么。
这时,二公子袁熙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冲着太守欣慰一笑,道:“张太守,久违了。”
张鸿闻言,急忙起身来到袁熙面前,拱手拜道:“二公子,别来无恙。”
袁熙笑着抬手,虚手扶起张鸿,道:
“张太守不必多礼,事情我已是听田丰说过,你这里出了大事,不迎乃属应当,何必如此拘礼?”
“多谢二公子体谅。”
袁熙转头看了看一旁的乌桓使者,好奇地开口问道:
“张鸿,袁某听说辽西乌桓使者前来临戎城,想必是有急事相告,你跟他在厅堂里说了这么半天,怎么样,有没有问出什么是什么事?”
二人又是一顿言语沟通,终见张鸿转过身来,对着袁熙沉声道:
“这位使者说,他奉蹋顿首领之命,前来此处言明这个月初一,鲜卑三大部轲比能,步度根,素利广招诸部落,请求会盟,意图不轨,似是有背反河北,投孝别部势力之事,整个漠北震动,蹋顿首领请求河北之主早做定夺,以为尤效。”
……
鲜卑与乌桓一样,是东胡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同。
只是结婚时先髠头,在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即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上,待饮宴毕,然后配合成双。
其领地最盛时东起辽水,西至西域。
境内异兽有野马、羱羊、端牛。端牛角可以作弓,世人谓之“角端弓”。
又有貂、豽、鼲子,它们的皮毛很柔软,号称天下名裘。
西汉初,东胡被冒顿击灭后,作为东胡最大支属的鲜卑远逃至辽东塞外,南与乌桓为邻,未曾直接与汉朝发生关系。
东汉刘秀初年,匈奴常率鲜卑、乌桓寇抄北边。
及南匈奴附汉,鲜卑始与汉通译使。建武三十年(54年),鲜卑大人于仇贲率种人诣阙朝贡,汉封于仇贲为王。
明帝水平元年(58年),鲜卑自敦煌以东邑落大人皆来辽东受赏赐,汉令青、徐二州每年给钱二亿七千万。
明、章二世,边塞无事。
和帝永元五年(93年),北匈奴被汉军击破,向西遁走,鲜卑乘虚进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十余万户,皆自号鲜卑,于是鲜卑渐强,不断侵扰汉边,为患更甚于匈奴。至檀石槐统治时(156至181年),寇抄最甚。
檀石槐分其广大领地为三部,自右北平东至辽东,接夫余、桴龆十余邑,为东部;自右北平西至上谷十余邑为中部;
自上谷西至敦煌、乌孙二十余邑为西部。三部各置大人领之。汉灵帝即位以后,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鲜卑抄略,损失不可胜计。
因此熹平五年(176年),汉灵帝召集百官商议对付鲜卑的策略。
当时中常侍王甫等主张征集幽州诸郡兵出塞惩击鲜卑,议郎蔡邕表示异议,他说:“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
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
蔡邕绝望地慨叹:“方今郡县盗贼尚不能禁,况此丑虏而可伏乎?”因此,蔡邕提议先“恤民救急”,即在边境上暂取守势。
可是灵帝并不采纳,派遣护乌桓校尉夏育等三将各率万骑分二道出塞击鲜卑。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帅众逆战,汉将既非智勇,士兵人数也很不足,以致“丧其节传辎重,各将数十骑奔还,死者十七八”。
从《后汉书》卷90《鲜卑传》的叙述看,鲜卑贵族向东汉王朝降附有五次:每次均时间短暂,而侵犯边境的事却经常发生。
这固然与鲜卑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关,而东汉政府的腐化无能,也是构成以天下之大而困于人数不及一大郡的鲜卑的主要原因。
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左右,檀石槐死,其子和连继立,和连既无才力,性又贪淫,断法不平,人众叛者居半。
灵帝末年,和连在钞略北地郡时被人射死。
其子骞曼年小,兄子魁头代立。后蹇曼长大,与魁头争国,部众离散。
魁头死,弟步度根立,是时代郡以西的鲜卑都已叛离,代郡以东的中东部鲜卑也分裂为三个势力集团,其大人一为步度根,其部众分布在并州的太原、雁门等地;二为轲比能,其部众分布在幽州的代郡、上谷等地;三为东部鲜卑素利、弥加、阙机,部众分布在幽州的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
在以上三个势力中,步度根比较亲近曹魏。
步度根的中兄扶罗韩亦别拥众数万为大人。
建安中,曹操定幽州,步度根与轲比能等通过乌桓校尉阎柔上贡献。后代郡乌桓能臣氐等叛汉,求属扶罗韩。扶罗韩将万余骑迎之。
到桑乾,氐等以为扶罗韩部威禁宽缓,不如属轲比能,又遣人呼轲比能。轲比能即将万余骑到,于盟誓会上杀扶罗韩,扶罗韩子泄归泥及部众悉归属比能。步度根从此怨轲比能。
魏文帝代汉,田豫为乌桓校尉,并持节护鲜卑,屯昌平。
步度根数与轲比能相攻击。步度根部众稍弱,将其众万余落保太原、雁门郡。
步度根使人招呼泄归泥曰:“汝父为轲比能所杀,不念报仇,反属怨家。
今虽厚待汝,是欲杀汝计也。
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由是归泥将其部落逃归步度根。
步度根一心为魏守边,不为边害。
至明帝青龙元年(233年),比能诱使步度根与己和亲,然后寇钞并州,杀略吏民。魏遣骁骑将军秦朗征之,泄归泥将其部众降,拜归义王,居并州如故。步度根为比能所杀。
轲比能本小种鲜卑(即小弱古朴的一支鲜卑部落),因他勇健,断法平端,不贪财物,众推以为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