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点了点头,开口道:
“你这次回水仙镇,主要任务是将你嫂子和李南接回京城,从现在开始,他们就要住在京城了。”
“微臣遵旨。”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件事,需要你去做。”
接下来,李广让等在外面的太监来到书房。
“这有两封书信,你要亲手交给赵哥和王县令,除此之外还有一道圣旨,需要你去传旨。”
李广说完,太监便将一个包裹递给欧阳南,开口道:“书信和圣旨都在这里,请欧阳大人收好。”
李广见欧阳南将东西收下,便起身告辞。
见李广离去,欧阳南便返回书房,打开包裹查看。
两封信件是李广的亲笔信,圣旨是敞开的,并未加封,可以打开一看。
欧阳南非常好奇,将圣旨打开,看到圣旨内容,顿时欣喜若狂。
次日一大早,欧阳南来到翰林院告假,由于是皇帝安排的差事,朝廷已为他安排好了一队人马,欧阳南随即带队离京,前往水仙镇。
十多天之后,欧阳南回到水仙镇,距离上次返回,正好一年半。
此次欧阳南回水仙镇办差,可谓是阵容强大,通过队伍中的几杆黄龙大旗,就知道这队人马是在执行皇差。
欧阳南刚到镇口,赵贤便得到消息,知道他是受李广的差遣,回来办理要事。
一家人出了侯爵府,来到门口迎接,不一会儿,欧阳南的队伍就赶到了。
见到赵贤,欧阳南赶紧下马,来到赵贤面前,开始拜见。
“哥,好久不见,一向可好。”
“家中一切都好,不要挂念,看你今天的阵容,就知道是皇帝让你回来的,皇帝还好吗。”
“皇上一切都好,他非常想念哥和一家人,这次回家,是根据皇上的安排,办理要事。”
“好的,你一路辛苦,进府再聊吧。”赵贤开口道。
“哥,稍等,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先将其办完,再进入侯爵府。”
欧阳南说完,扫视了一下众人,见一家人都在,便点了点头。
欧阳南转身,从身后的一个官员手中,拿过一样东西,众人一看,便知道那是一道圣旨。
在众人的注视下,欧阳南将圣旨展开,朗声开口:
“众人接旨。”
所有人立即跪了下来,旁边有一些看热闹的人,见是圣旨,也赶紧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欧阳南开始宣读圣旨。
熟悉的一幕又出现了,欧阳南这个曾经被收留的孤儿,此时已是朝廷命官,正给正阳侯一家人宣读圣旨。
赵贤没有想到欧阳南一回来,还没有进门,就宣布圣旨,这应该是李广安排的。
想到这里,赵贤便有些期待了。
古代的圣旨,前面都是一些套话,后面的内容才是正题。
“……”
“水仙镇赵贤,由侯爵升为国公,加封为护国公。
“其母李春娥,册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其二弟赵小圣,册封为户部粮棉使,官居六品。
……”
这道圣旨,许多人都得到了加封和赏赐,就连王县丞,虽然没有升官,但给了丰厚的奖赏,这老头今天不在现场,否则会高兴得发疯。
欧阳南终于宣读完圣旨,众人谢主隆恩,欧阳南示意众人起身。
一家人喜形于色,欧阳南走到赵贤面前,兴奋开口。
“哥,恭喜您。”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鸣炮庆贺。”
很快,侯爵府门前鞭炮齐鸣,一簇簇烟花冲向天空,在空中绽放。
接下来,众人进入侯爵府,坐定之后,欧阳南开始讲述最近几个月京城发生的事情。
直到这时,众人才了解到李广即位后的一些情况,得知老皇帝病情已有好转,正在康复之中,都松了一口气。
“几个月前,皇上得到来养药的小木盒子,这一切都源于神仙道爷安排,皇上有此神相助,一定能民富国强,千秋万代。”
“哥,这里还有一封皇上写给您的亲笔信。”欧阳南说完,便将一封信件递给赵贤。
赵贤接过信件,将其打开,认真阅读起来。
看完信件,赵贤笑了起来,开口道:
“这是一封家书,皇上非常怀念过去的时光,想回到过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赵贤说完,便将信件递给李雪。
就在这时,有家兵来报,王县令来访。
“有请王县令。”赵贤开口道。
很快王之博被请了进来,见到赵贤和欧阳南,赶忙躬身施礼。
“见过护国公,欧阳大人。”
赵贤刚接到圣旨,被封为护国公,王之博便上门道喜。
“王县令客气了,不必多礼。”赵贤开口道。
这时欧阳南走到王之博面前,开口道:“王县令来行正好,我这里有一封皇上的亲笔信,是皇上让我带过来的,准备交给王县令。
王县令请收下信件,我就不用去县衙了。”
王之博没有想到皇帝给自己写信,这让他受宠若惊,不知所措。
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竟然收到皇上的亲笔,这是何等的荣耀。
王之博接过欧阳南递过来的信件,信封上的字体遒劲有力,这是王之博第一次接触李广的墨宝,心情非常激动。
李广还没有登基之前,为了修建正阳县南部水渠,两人曾有几次交谈,除此之外,接触的机会并不多。
今天突然收到皇帝写给自己的亲笔信,不知信中说了些什么。
王之博准备将信件带回县衙再看,可此时他有点迫不及待,便将信件打开,认真看了起来。
李广在信中,并没有使用一国之君的言辞,而是以一个挚友的口吻与之交谈,对王之博这几年所作的贡献,大加赞赏。
李广对自己今后的理政思路,并没有刻意保留,他将进一步加大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重要领域的建设。
李广想以正阳县为试点,将水仙镇打造为大北朝的一个重镇。
王之博是大北朝不可多得的人才,皇上要求他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多管齐下,争取三五年之内,将水仙镇发展成为大北朝独一无二的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