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整顿狱卒系统
犯人服刑期间参加劳动改造,这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其中的道理就是萧绍瑜说的那样:国家不养闲人。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封建时代,普通百姓还有吃不上饭的时候,就更没有道理干养着犯人了。
此前,萧绍瑜一直没有关注过郡牢的情况,遂询问道:“郡牢现有犯人几何?”
李东阳是有备而来的,他从容回道:“共计1023人,轻犯有995人,刑期超过十年的重犯28人,暂无死刑犯。”
犯人总数竟然突破了1000人!萧绍瑜自觉有点颠覆认知。
以济阴的人口规模观之,犯人数量竟然占到人口规模的1%左右,这个比例是很惊人的。
萧绍瑜估计这里一定有冤假错案,而冤假错案产生的背后必有官商勾结的影子,必有利益输送。
有心重审旧案,排查冤假错案,忽然想到柳世权,他又暂时放下这个念头。
柳世权不可能看不破此中玄机,他尚未抽出手来整顿司法,只能说明此事的复杂程度超出想象,甚至可能花费很大的气力却无功而返。
也有一种可能,柳世权已经碰过壁了,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案子已经被办成铁案,根本查不出冤情。
论对大梁律的熟知程度,李东阳也好,徐温也罢,比之柳世权肯定是要逊色三分的,毕竟柳世权主政地方多年,亲自办过、接触过的案子要比二人听过的都多。
幕下缺乏精通律法的人才,也是萧绍瑜暂缓重审旧案的一个原因。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目前正处于事多人少的状况,各项政务的开展尚需按优先级来安排,还轮不到重审旧案。
重审旧案一旦启动,惩治不法官员的决心必下,未免因准备不足而打草惊蛇、给不法官员弥补漏洞的机会,萧绍瑜不会轻易暴露意图的。
清查冤假错案这张牌大有用处,用好了是可以起到纯洁济阴官员队伍作用的,还可以巩固他在百姓心中的声望。
条件不足,决意暂缓,萧绍瑜又问道:“郡牢共有狱卒几何?”
“20人。”李东阳直接回道。
狱卒与犯人的人数比例也很夸张,将轻犯拉出去修建直道不同于押在郡牢,狱卒这么少是有很大监管风险的,很容易出现轻犯逃脱的情况。
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以轻犯修建直道的计划势必要半道终止,否则舆论声势过大,朝廷很有可能介入,那样的话只能让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
稍作考虑,萧绍瑜想到一个办法:“把拟定轻犯修建直道的计划行文郡县,对郡县狱卒进行教育整顿,确保轻犯拉出去后狱卒能把监管工作做到位。
这件事情交给王六来抓,若是教育整顿进行得不彻底,日后出了差错,本王是要追责的!”
萧绍瑜的话讲得很严厉,对于王六这样圆滑事故的小人物,若不施加一些压力,他很有可能划水,应付了事。
狱卒系统长期处于松散状态,人员构成更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李东阳也认为有整顿的必要。
“下官会将殿下的指示准确传达给王六,若是还办不好差事,只能说明他的能力有限,届时郡牢牢头这个位置就要换人了。”
“王六毕竟是刘参军举荐的,跟刘参军先打个招呼。
此外,仅靠现有狱卒确保施工期间绝对不发生轻犯逃脱事件,难度确实很大,看来要出动官府差役配合监管了。”
济阴军是作战主力,派他们去监工有点大材小用了,他们的任务应该始终聚焦打仗、打胜仗,而不应该分散其精力。
预备役战士除了从事家中必要的农事,原则上,他们也应该将剩余精力用在练兵上。
刚刚经历整编整顿的县兵,也是要以练兵备战为主题的,除非官府差役加入监管后,仍有监管压力,县兵就不得不加入监管行列了。
李东阳赞同道:“下官一并行文,务必确保各县县令足够重视。”
人力的问题部分解决了,却也不足以完全按照直道规划图来施工,分出先后顺序,逐道施工已成必然。
萧绍瑜特别强调:“集中全部轻犯,优先抢修睢陵至淮南码头这段直道。”
睢陵乃是互市通商贸易的集散地,南梁各州各郡有意通商贸易的商家都要将贸易货物运往这里。
所以,睢陵至淮南码头这段直道,将是利用率最高,也是最繁忙的直道,具备优先修建的充足理由。
李东阳父子离开郡衙后院后,李景轩根本没有回家休息,他直接带着冶炼署采矿司的人马去了矿山。
李东阳则回到郡衙前院办公室,命人去传牢头王六。
王六一听是李东阳传他,相当受宠若惊,忙屁颠屁颠的赶了过来:“李长史,小人来了。”
正在处理政务的李东阳,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上下打量了一眼王六,而后严肃说道:“王六啊,你的时运来了,殿下有差事点名要求交给你来办,若是办砸了,本官也保不了你!”
王六经历了最初的兴奋,像他这样的小吏能被亲王想起来就是祖上显灵了,更不用说还有差事交办了。
然而最初的兴奋是极其短暂的,把差事办砸的严重后果,恐怖的占据了他的心头。
他颤抖着双唇,问道:“请李长史明示。”
见震慑效果已经达到,李东阳神色稍缓,语气平和的将差事说了一遍。
“教育整顿没有先例,你不知从何着手是可以理解的。”
“请李长史指点迷津。”
“重点要放在清廉、忠诚、担当上,明日‘八德学习运动’动员大会就要召开了,这个会议的规格是很高的,本官特许你列席,你要用心领会殿下的讲话精神,把差事办好了。”
动员大会的参会标准,王六是有所耳闻的,像他这等没有班级的微末小吏根本没有参会资格。
李东阳对他的特许,便意味着把他看作自己人,王六瞬间从地狱回到天堂,连忙回应:“小人定认真领会,把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绝不辜负李长史的提携。”
李东阳终于露出了笑容:“去准备吧,本官等着看你的表现。”
《梁书·武帝纪》载曰:
南康王长史李公东阳,传达帝整顿狱卒系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