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使团遇刺潜伏的危机
钟离四君子或许是认出了柳文菲,并未用君子剑阵合击之术。
然而柳文菲还是从其身法、出招习惯等细节上,看出了端倪。
赵乾坤的辨认,则要简单得多。
似乎是对自己那一掌有着绝对的信心,也许是过于操切,他根本不加掩饰。
所用掌式与当初聚贤庄那一掌,别无二致。
嘶!
若柳文菲没有看错,青岚宗要干什么?!
难道他们发现了猎杀其宗门弟子的,实际是典签府的人,要报复朝廷么?
根据有限的线索,萧绍瑜凭直觉想到了此节,乌眉深锁,明眸缓转,他继续往下想着。
行刺魏国使团,他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仅是一个报复的理由,难免有些牵强,青岚宗应该还不敢与朝廷正面相抗吧?
他看不透青岚宗的企图,也许是柳文菲看错了呢,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
“柳参军,事涉国教,你当慎之又慎,再好好想想。”
因涉及青岚宗与梁帝的明和暗斗,李东阳沉声提醒。
他的心中,则在默默祈祷着:
希望是柳参军看错了吧,否则这便是对陛下的公然挑衅,后果难料!
最坏的局势走向将是:梁魏和议作罢,国战继续,青岚宗于南梁国内作乱。
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变数就太多了。
北魏与柔然之间战事持续多久?北魏京营台军是否遭受重挫?魏帝是否增援淮南,何时增援,增援多少兵力?
须知南梁京营六军和京畿附近州郡兵皆在梁帝麾下,上述问题的答案将决定着梁帝平叛的进程。
此外,局势的走向还决定于,青岚宗究竟积攒了多大的力量,地方士族持有怎样的态度。
嗖!
一阵香风扑面而来,一道火辣身影旋即出现在众人眼前,与柳文菲并肩而立。
“柳妹妹没有看错,行刺之事就是赵乾坤带人干的!
此事已被典签府列为最高等级机密,若是传了出去,诸位可是要去典签府喝茶的!”
林瑶仙柔声冷冷,语气是那样的不容置疑。
“郡主,你何以如此肯定?难道你与赵乾坤曾经交过手?”
李东阳是不太相信的,或者说,他要的是千真万确的肯定。
柳文菲那是巧合,而这种巧合不常有。
他不相信林瑶仙会有与赵乾坤交手的机会,或者见过赵乾坤与人交手。
须知赵乾坤可是位居兰陵榜第十,货真价实的武道大人物,近年已然很少与人过招了,唯独与叶清玄有过两次交手。
没有见过赵乾坤出手,林瑶仙何以轻下断言。
还是那句话,此事干系重大,必慎之又慎。
只见林瑶仙柔笑嫣然,远没有刚刚的冷意,柔声道:
“本宫没有,却不代表典签府其他人也没有。”
她朝萧绍瑜一躬身,语气转而极为正式:
“妾代典签府武堂左堂主林逍,求见殿下。”
林逍的大名,萧绍瑜早有耳闻。
他除了典签府的官职,还是苏霖之的二师弟,足以与赵乾坤匹敌的武道大人物。
“有请林堂主。”
萧绍瑜朗声道。
除了执勤中兵,他没有发觉堂外有人,但他知道,林逍就在堂外。
话音方落,堂外执勤中兵身前,一片静谧之中,忽然闪现一人,负手而立。
原本那里是没有人的,中兵不可置信地搓揉着眼睛,惊讶得目瞪口呆。
长发披肩,衣袂飘飘,手中握着一把折扇,这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中年男子。
“下官林逍,拜见九殿下。”
林逍稳步入堂,声音中有着一种江湖人的放浪不羁,显然是洒脱之人。
“林堂主,今夜行刺,领头之人可是赵乾坤?”
“确定无疑。”
以林逍在南梁武林中的声誉和在典签府中的地位,他的判断绝对可以信赖。
萧绍瑜微微颔首,再问:
“你觉得魏国使团中那个神秘高手是谁?他又能否认出赵乾坤?”
“狼神宗大护法宇文刚,若不是他认出了赵乾坤,此时的赵乾坤就已经是一具死尸了。”
自始至终,林逍都答得很随意,似乎在他眼中这些都不是很重要。
然而得知了神秘高手的真实身份,又得知他有意放过赵乾坤,萧绍瑜的心却是更加不安起来。
青岚宗勾结狼神宗,妄图给魏国增加和议筹码么?
一旦青岚宗倒戈北魏,南北武道宗师便将比例失衡,苏霖之不可能以一敌四。
如此,宗师之约的约束力便荡然无存,南梁大军将面临着统帅被武道宗师斩首的极度危险。
三军无帅,等待南梁的只能是兵败,而此刻梁军统帅可是梁帝,他驾崩之时,便是南梁国破之日!
梁帝待青岚宗不薄,尊其国教,举国朝拜,年例香火钱之丰,更是占到了国库税收的十之二三。
难道青岚宗还不满足么?北魏能开出更优厚的条件么?
赵乾坤与宇文擎天有着杀子之仇,宇文刚没有放过赵乾坤的理由,除非青岚宗已经投靠了北魏。
似乎这就是唯一的答案。
萧绍瑜思来想去,一时难以确定赵乾坤行刺背后的逻辑与利益链条,但这不妨碍他作出应对举措。
“东阳先生,即刻广贴海捕文告,缉拿逃脱之人,并加强城内巡逻与迎宾馆警卫。”
不管背后逻辑是什么,青岚宗反与不反,避免北魏使团再遭行刺乃当务之急。
只要北魏高官不出事,和议便仍有可为。
除非青岚宗当真投靠了北魏,一切都是北魏的谋划,如此魏使宗焕极有可能拖延待变。
萧绍瑜本想请林逍帮忙,转念想起他是典签府的人,遂打消了这个念头。
典签府乃梁帝之禁脔,萧绍瑜是不能染指的。
至于追踪并缉拿赵乾坤,他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他不能擅自激化青岚宗与朝廷的矛盾,毕竟梁帝对此事的态度尚不明朗。
如此,在海捕文告中,他并没有点出赵乾坤的名字。
“下官这就去办。”
李东阳立刻回应。
海捕文告里面的学问,他就不用问了,那不过是给魏使宗焕作出一个姿态而已。
及时缉拿逃脱刺客,便是表明行刺与南梁朝廷无关。
《梁书·武帝纪》载曰:
典签府武堂左堂主林逍谒帝,证实刺客首领确是国教青岚宗紫微峰峰主赵乾坤,并指出魏国使团神秘高手乃狼神宗大护法宇文刚。
帝疑国教青岚宗投魏,沉稳应对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