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钱多才有军人荣誉感
“预备役第1团团长,本王有意让伯勋兼领,只是他身体堪忧,还是算了吧。”
萧绍瑜的声音特别清晰。
口吐白沫、交代遗言、眼见就要不行了的范伯勋,神奇般的蹦了起来,吞咽着唾沫,急着含糊说道:
“标下身体棒棒的,兼领预备役的差事绝对没有问题,请殿下相信我的...鸡因!”
“东阳先生,你刚才在睢陵书行说的组织补种,本王深以为然。
本王觉得保甲制、预备役制可以全面铺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
萧绍瑜跟李东阳认认真真的说着,好像没听见范伯勋的话,也没看见他晃来晃去的身影。
李东阳也差不多,他明明看着范伯勋,却给人一种看着空气的感觉,沉稳回道:
“下官附议,现在济阴全郡皆纳入殿下食邑,殿下终于可以尽情规划胸中蓝图了。”
“预备役,团长,我,你女婿!”
范伯勋对着李东阳,便是碎碎念,活脱脱一只粘人的小苍蝇,可惜无效。
“每户实有田地要丈量清楚,并详细记录在户籍档案,以便准确评估百姓口粮储备。”
萧绍瑜像驱赶烦人的苍蝇一样摆摆手,继续说道。
南梁现行的租调制度,基本是按人头征收的,而有意忽视百姓实际拥有的田地数量。
道理也简单,土地兼并日甚一日,百姓拥有的田地势必逐年减少,而朝廷的租调却是不能减少的。
甚至逐年增加才好呢,财政充裕了,朝廷才能办大事嘛。
而能确保租调逐年增加的最简单办法,就是使之与人头挂钩,因为纵观全国南梁的人口是逐年增加的。
这里面忽略了不同州郡人口的具体增减,算得是全国大账。
如此,随着百姓家庭人口的增长,田地的减少,负担必逐年加重。
家庭破产的风险亦将逐年增高,遇到荒年、灾年,此风险系数必然直线飙升。
所以,萧绍瑜要通过丈量土地、核查人口双管齐下,准确评估明年秋收后治下百姓口粮储备的预期。
具体点说,就是有多少户能达到自给自足,有多少户略低于饱腹边缘,又有多少户面临严重的口粮不足。
这些数据,将决定他如何制定精准扶贫计划,也将决定明年秋收后郡内采购多少粮谷,是否需要去临郡采购,以备救济。
比如大搞基建所征调的民役,完全可以向人多田少的困难家庭倾斜,提高以工代赈的精准度。
再比如睢陵官办纸墨作坊招募工匠时,也可向困难家庭倾斜。
总之,尽一切努力增加困难家庭收入,确保藏富于民大政中百姓不掉队、少掉队。
其中的经济学原理是很朴实的,只有让老百姓吃得饱饭,才能谈得到促进消费,繁荣经济。
兜里有钱,才敢多生娃嘛。
萧绍瑜要的就是百姓自发多生娃,多生男孩。
他不是重男轻女,而是要逐步增加治下壮劳动力、优质兵源,要做大做强人口优势。
同时,他相信这种精准的微观把握,与宏观调控和布局相辅相成,在梁魏两国他绝对是独一份。
丈量田地与榷籍的重要性、实用性,在收购涝田之前他就向李东阳详细阐述过了。
所以,李东阳不难理解他的意图。
“预备役募集,是否也同屯田佃户?不知具体细则,殿下是否考虑好了?”
李东阳问道。
虽然萧绍瑜之前说过,待战后整编济阴郡兵后再行公布,但他觉得若能提前拿出细则,落实起来可以更从容。
比如萧绍瑜透露的预备役制,还有预备役第1团的番号,团主官称为团长,这些都是很陌生的名词,需要时间来消化。
近日,萧绍瑜已将预备役制细则详细写了出来,并反复思考尽力完善。
见李东阳提及此事,也没必要瞒着他,萧绍瑜遂取出写有预备役制细则的手本,说道:
“这是本王关于预备役制的详细规划,东阳先生可以先熟悉熟悉。
核心思想在于:
预备役士兵是济阴郡兵、本王直属王府兵的后备兵员,预备役各级军官只负责平时操练。
只有遇到万分危及的情况,才准许预备役军官直接指挥战斗,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
军官人选方面,本王决意从睢陵保卫战中负伤、需要退伍的老兵中挑选。
他们作战经验丰富,可以发挥余热,同时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从优安置。
人离开了现役部队,却没有离开本王麾下,本王也不会忘记他们。
凡因战负伤者,本王皆从优安置,保他一生无虞。
凡因战阵亡者,本王皆从优抚恤,赡养其父母妻儿。
本王要的是,麾下将士逢战敢战,遇强更强,要有军人的荣誉感,要有军人自豪感。
当本王的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要牛气冲天,谁不服就打到他服!”
李东阳听得振聋发聩,范伯勋听得热血沸腾。
他们一个熟读典籍,一个纵览兵书,却从未见过有人如此善待麾下将士。
说空话的可能有,真落实到实处的绝对没有。
负伤了便失去了价值,死了更是一了百了,没有人会为他们耗费心力、财力的。
“预备役军官挑选是否受限原有军职,待遇又如何?”
李东阳问。
预备役团级建制,涵盖了校尉以下的所有军职。
南梁军中,军侯一级及以上的军官基本出自士族,他们的负伤率是很低的。
即便负伤,基本也不用退伍,养养也就没事了。
真正伤重不得不退伍的,往往是寒门出身的底层军官,多是都头、队长、什长。
如此,问题就来了,这些底层军官能充任预备役中的团长、营长么?
破格提拔了,待遇上又与现役有何区别呢?
“挑选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战功,战功卓着者优先。
准越三级任用,待遇同本王直属王府兵同级军官。”
萧绍瑜答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越三级任用就意味着,都头与队长都有资格充任预备役的团长,普通士兵和什长都有资格充任预备役的连长。
这必将造成现役部队不同营、不同曲、不同都之间的良性竞争。
道理很简单,哪个都的战功明显胜出,它的都头、队长便都有任用为预备役团长的资格。
当然,都内还是都头优先,队长的优先资格是相对于战功少的都头的。
这涉及到的是军队凝聚力的问题。
而待遇同萧绍瑜直属王府兵同级军官,就是对从优安置的诠释,就是军人荣誉感、自豪感的源头。
须知萧绍瑜麾下王府中兵的待遇,可是高于现役梁军的,包括京营在内。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他会继续提高麾下王府兵的待遇,包括王府中兵,及日后组建的王府部队。
待遇高才叫从优安置,钱多才有荣誉感,重赏之下才有勇夫。
用后世的话说,钱多嗓门大,没钱都闭嘴,骄傲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砰!
范伯勋照着胸口自残一拳,哀嚎道:
“殿下,标下受伤了,预备役第1团团长特别适合我。”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决意在食邑之内丈量土地,建立户籍制度。
帝阐释预备役制精髓,创造性提出伤亡将士从优安置条例、军人荣誉感、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