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轻解衣带
李媚儿读懂了萧绍瑜眼神中所蕴之意,她羞窃的说:
“奴家卖艺不卖身的。”
本王又没问,你心虚什么。
萧绍瑜嘴角噙着笑意,坏坏的想着。
他言归正传,直问相邀之意:
“李馆主邀本王前来,不会只是告知贵体完璧吧?”
芳泪顿洒,美人更如画。
烟雨江南,朦胧却美不胜收。
“本王唐突了,李馆主请不要介意。”
自觉话说得有些露骨,羞哭了美人,萧绍瑜连忙致歉。
失恋中的他,无心挑衅,更不会去伤害一个如画美人,纯属口误。
谁信呢?
“奴家不会介意的,只是馆内出了命案,又涉及两国邦交,也许不日朝廷便有旨意,将奴家献于杨将军平息风波。
完璧终将不在,可惜采撷之人并非知音。”
说到伤心处,她泪如泉涌,凸凹身段柔弱无骨,彷佛一阵微风便可轻易吹走。
被美人点为知音的萧绍瑜,又怎能无动于衷呢,他又不眼瞎。
俊面充斥正气,他义正词严道:
“本王断不会牺牲无辜女子,去迎合魏国首席武官。
我大梁军威赫赫,何惧再战!”
“可是,奴家听说杨将军悍勇异常,怕是......”
“手下败将尔,在本王面前,还轮不到他逞凶!”
李媚儿双手托腮,睫毛之上仍有泪珠,美眸之中却已是道不尽的倾慕。
美女爱英雄,亘古不变。
“吴公子为了奴家失手杀人,九爷能救他一命么?”
李媚儿开口相求,她自觉对不起吴长伯。
美眸凝视着正义凛然的萧绍瑜,她是多么希望再次听到他的慷慨豪言。
然而误杀之人乃杨彦超的幕僚,梁律亦不能容,她的心中又不敢奢望太多。
“你我既是知音,长伯救了你便是救了本王,本王没有不救之理。”
萧绍瑜再一次给了她惊喜。
美人垂泪,翘首以盼,试问古今男儿,几人忍无视?
反正萧绍瑜是受不了的。
当然,他必须是怜吴长伯之才,正人君子岂能为美色所动?
心可动,嘴上却是坚决不能承认的。
“为了奴家,九爷不怕朝廷追究么?”
眨着美眸,托着香腮,李媚儿窃声问道。
嗓音甜润,犹如天籁,百听不厌。
“本王也怕,给本王唱支吴曲压惊吧。”
萧绍瑜诚实回道。
原本,他是准备牺牲李媚儿,平息这场外交风波的。
此刻,他已不忍伤害知音美人,还承诺照救吴长伯。
稍有不慎,他便将万劫不复。
一时苦于无计,他是真的有些害怕的。
说不怕,那就是虚伪了。
李媚儿款款起身,她没有去取琵琶,而是轻解衣带,随之粉衫落地,曼妙酮体一览无余。
......
“九斗粮换一匹战马?南康王,欺我太甚!”
魏军王帐中,看着元睿急送来的最新战马交换价格,元沐怒不可遏。
萧绍瑜决定向元沐施压,逼他施压杨彦超,以此平息外交风波。
其实,萧绍瑜这样做是担着风险的。
若是因此与元沐谈崩了,战马贸易非但告吹,外交风波亦将升级。
然而,他却管不了这些了。
本王就冲冠一怒为红颜了,怎么着吧!
文菲不要我了,没个知音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谁能理解本王的苦闷呢。
老元,希望你能理解吧。
开玩笑,元沐哪会为他这些八卦情事买单呢。
“殿下,跟梁国拼了吧!”
帐下诸将义愤填膺,纷纷请战。
追随元沐征战多年,他们从未有如今日之憋屈,不甘任人宰割,便只能奋勇一战。
“准!准九斗粮换一匹战马!”
思前想后,元沐还不能翻脸,他几乎是从牙缝中哼出的决定。
闻令,帐下诸将顿时泄气,泄得不能再泄。
一个个不敢指责元沐,都在心中疯狂怒喷萧绍瑜:
南康王你个王八蛋,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
梁帝依例正在主持御前军议,晓谕诸将:
“大梁奏捷在即,当此紧要之时诸卿务要小心,万不可大意失荆州。”
这时,苏霖之入帐。
他行至梁帝身侧,传音陈奏:
“陛下,九殿下已将战马交换价格压到九斗一匹。”
“胡闹!”
梁帝勃然大怒。
一石一匹的战马交换价格已经很无耻了,再压,元沐受得了么?
梁帝很关心元沐的身体健康,就怕他扛不住,一时糊涂改吃马肉。
“彭城王并无异议,刚刚派人通知我朝明早交易。”
苏霖之忍着笑,语气平和,继续传音。
梁帝愕然不过半秒,随即哈哈大笑:
“朕早就说过,与彭城王对阵首津就在一个狠字。
在这方面,诸卿要向九郎学习,九郎懂朕啊,哈哈哈。”
什么情况?
因战事趋缓,前来军议的陆瀚洲、昌宝隆,皆是一头雾水。
梁帝御营诸将,凡是听说过“该死的温柔”者,皆是会心一笑。
若论领悟最深者,非萧锋莫属,毕竟他是当面聆听,不像其他人听到的都是二手描述。
九殿下八成是又搞事了。
“经九郎与彭城王友好协商,战马交换价格又温柔了一点点,九斗一匹!”
梁帝欣然公布。
友好协商?彭城王没气疯就是万幸了。
若是气死了更好,大梁倒省事了。
只是对自己人下手,尤其是本将,希望九殿下能“凶狠”一点,千万别“温柔”。
萧锋愈发佩服萧绍瑜的胆魄了,扪心自问若是换作他,他绝对做不到如此无耻。
心中也多了几分敬畏,他又想起了庆诞之事。
不知庆诞新玩法的诸将,皆配合着梁帝,大赞萧绍瑜的英明睿智,捎带着还不忘挖苦元沐。
“九殿下文辩无双,彭城王深明大义,两国和睦可期啊。”
你们懂个屁啊,下一波玩废的就是你们。
不行,本将得跟九殿下多走动走动,最好能一起做做生意,同坐一条船才能免灾嘛。
像看傻逼一样看着诸将,萧锋计上心头。
他决定向梁帝学习,跟萧绍瑜一起发财,一起划划友谊的小船,毕竟都姓萧嘛。
陛下说得没错,与彭城王对阵首津确是一个狠字,九殿下的英明正在于证明了这一点。
陆瀚洲所悟,要比萧锋正面得多,仍专注于战阵本身。
二人见解不同,可能缘于萧锋多了些文学爱好,思路更跳脱。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决意主持正义,保护怡红馆馆主李媚儿,可谓侠骨柔情。
帝与彭城王元沐友好协商,战马交换价格更趋合理,皆大欢喜,高祖盛赞帝为邦交所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