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国首都,向来都是江山命脉之所系,如果都城所在地选择的不好,对江山社稷的存在来说,便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危急时刻,很可能一个本不该轻易灭亡的国家便因选择的国都地理上没有优势,从而轻易覆亡。

越国的都城如何呢?越国的都城在会稽。会稽近海,距都城没有多远便是一个海湾,出海捕鱼在当时还没有这个条件,更谈不上经商码头,因此海湾非常荒凉,连个地名儿都没有。很多年以后,这个海湾才有了名字,那时它叫杭州湾。

英淘率领的大军便是从海上折入杭州湾,在靠近越国一侧的海岸线登岸了。

庆忌伐吴时,孙武便曾利用海船长途迂回,绕过夫差防御的主要方向,自其腹心登岸作战。从海上运兵,这才春秋时代是史无前例的作法,这件事对近海的越国造成了极大震动,有些颇有远见的大夫甚至曾经进言,请求国君将都城内迁,因为他们感觉到一直以来是天然屏障的海疆从此不再安全,绵延无限的海岸线根本无从防御,谁也不知道强敌会在哪一天,会在什么地方登陆,从而绕过他们陈于边境的大军直取都城,原本的天然屏障反而变成了易受攻击的一个软肋。

然而迁都岂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一旦迁都,许多本地公卿世族的利益就要受到重大影响,因此这件事还没有得到绝大多数的公卿大夫们支持,暂且搁置了下来。

勾践心细如发,他虽然不知道吴军北伐根本就一开始就是对越国设下的一个局,还是顾虑到了大军倾巢而出,内部空虚的万一之险,因此对集中了吴国大批战舰的南武城派出了许多斥侯密探,严密监控那里每一艘战舰的进出。但是饶是勾践机敏多智,也没有想到做为整个灭越计划的重要一环,庆忌早已派人同鲁国取得联系,向鲁国借船运兵了。

当英淘率军在杭州湾登岸时,海边的渔夫们诧然看着数不清的大木船飘摇而来,眼见从未见过的如此奇景,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吴军根本不去理会这些在近海打渔的渔民,他们一队队离开木船,大模大样的走到平坦的沙滩上,在伍长、两司马、卒长、旅帅等各级军官的号令和大旗指挥下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队伍。

孙武在飞狐谷时曾按照低阶军官的标准对每一名士兵进行训练,这些士兵经过伐吴之战的战火洗礼,已经成长为一个个合格的军官,颇具指挥能力,在他们的指挥下,整支队伍迅速集合完毕。

随后英淘开始调兵遣将,他派出由两名旅帅统领的一支人马攻向吴越边境处的越军驻地。自从越军主力进入吴国作战后,留守在御儿城对面越[***]营的士卒已经不多,而且大多是老弱残兵,这两旅人马已足以解决他们。

英淘又派出一卒人马,和四十多名东夷神箭手一齐护送丹乌从陆路继续向南挺进,这四十多名东夷箭手人人挎弓背箭,另一侧肩头都挎着一个沉重的包袱,里边都是些珠玉财宝。他们此番深入越国南部,肩负着一项很重要的使命:招安。

越王允常姓姒,姒氏一族原本居于北方,在今齐国境内,由于齐、鲁、吴等国相继建立并强大,在周王朝建立前便已存在的商朝诸侯国越国被迫一步步向南迁徒,直至来到如今的越国地带,并在这里定居。

说起来,他们也是越国的外来一族,当地本有许多自古在此生活的本地民族,其中最大的一支也是夷人后裔,世人称之为三夷。

但这仅是世人为了和淮夷、东夷不同居住地的夷人区别开来才如此称呼,在三夷人心里,却是自认和东夷、淮夷同为少昊后裔的夷人一族的。越国对这支国内人口最庞大的异族始终视为异类严加防范,对他们的统治也比较严格,吴国近年来向越国索要的大量木材、矿石,便被越人做为徭役分摊到了这些夷人身上,让他们入深山伐木、进山洞刨石,艰辛的生活、繁重的劳役令三夷人对越王允常的统治极为不满。

此次嬴蝉儿派丹乌随英淘大军南下,便是要以夷人之王的名义,派使者与三夷族的首领接触,劝说他们揭竿而起,消灭姒氏政权。他们是本地民族,又是越人中的一支主要力量,如果能劝得三夷造反,夺取越国并迅速稳定越国便绝非难事。

安排了他们离去之后,英淘便亲率主力大军,自杭州湾出发,在早前曾多次深入越国充当斥侯熟悉越国路径的秘探们带领下直扑会稽城……

※※※※※※※※※※※※※※※※※※※※※※

会稽越王宫,群臣毕集,惊惶失措。

越王允常铁青着脸色坐在上首,他刚刚派出信使火速去召勾践率兵回国,但是远水不解近渴,面对来势汹汹即的吴军,允常实是一筹莫展。

群臣议论纷纷,有劝大王立刻逃上会稽山的,有劝大王移驾句无的,甚至还有人异想天开,劝允常先逃亡楚国的,七嘴八舌莫衷一是,吵得允常晕头转向,他不由大吼一声道:“统统住嘴!”

随着允常一声大喝,朝堂上顿时肃静下来,刚刚还争得面红耳赤的大夫们纷纷向允常望去。允常重重地喘了几口大气,努力平抑了一下呼吸,放缓语气问道:“吴军突出其来,直扑会稽。我越国大军在外,内部空虚,该如何抵御强敌,还望诸位大夫群策群力,商量出个得宜的办法来。大敌当前,我们切不可意气用事,自乱阵脚。若成大夫,你先说,如此情形,我越国该如何应变?”

若成踏前一步,沉吟着说道:“大王,我吴国精锐尽出,留守会稽的都是老弱残兵,难敌吴国虎狼之师,以臣看,我们应当坚守城池,避免会战,发动国人上城坚守,直至太子率兵返回。须知楚国费无忌还率大军在吴,吴军必不敢在此久战,因此只待太子率大军返回,则吴军必退。”

允常听了微微点头,大夫计研立即闪身出来,高声说道:“大王,臣以为此计不妥。”

“怎讲?”

“大王,太子率精锐方出,吴军便突然出现,显然是有备而来,看这情形,恐怕我们是中了吴王之计了,否则他们断不会来的如此迅速。若是吴国有意诱我大军入吴,恐怕太子那里也是凶多吉少,更遑论等待太子率兵回援了。我越国水网密集,不利于吴军迅速移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点,退出会稽,以江河湖泊为掩护,与吴军周旋,等有了太子的准确消息,再做对策。”

“笑话!”大夫苦成冷笑道:“让大王弃了都城,岂不更失凭恃?到那时就算太子率军赶回,我们狼狈于山川沼泽之间,太子急急赶回兵势又钝,反是吴军占了我越人的城池,养足了锐气据险而守,如何再做反击?”

他向允常拱拱手道:“大王,臣以为,若成大夫的计策可用。我会稽城虽年久失修,城墙低矮,但是吴人乘船而来,疾攻会稽,求的是兵贵神速,必定不会携带大型攻城武器,我们若马上开始准备,未必不能把会稽打造成一座坚城,纵然不能守上数月一年,要守到太子率兵归来总还是可以的。

如今吴军突至,举国为之震荡,国人已是无限恐慌,若是大王不战而走,弃城而逃,国人斗志顿消,必然四处逃散,那时如何收场?又谈什么反攻?”

大夫皓进思索良久,上前说道:“大王,太子领兵伐吴,已倾尽我越国精兵,又有楚国费无忌率领数倍于我越军的人马同行,照理说,吴国现在自顾不瑕,万无反攻我越国的可能。常言道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吴王再如何骁勇,也不可能那么爽快的吃掉这么多兵马。更何况咱们还有准确消息,吴王已将吴国主力尽数派往东夷呢。吴军突然出现在我越国境内,此事着实蹊跷……”

计研哂然道:“吴军兵行神速,此刻已到若耶溪,须臾便到会稽,你还以为这是传闻不成?”

皓进捻须一笑,目光闪动,沉稳地道:“大王,诸位大夫,皓进并非不信吴军已兵临城下,而是想知道,吴王庆忌大举出兵东夷,吴国外强中干,已不堪一击。我楚越联军一路进逼,已攻到姑苏城下,吴国国内情形,想必比我越国此刻情形更加混乱不堪。那么……这支吴军从何而来?又因何而来呢?”

允常听他话中有话,精神不由一振,连忙倾身问道:“皓进大夫有何见解?”

皓进道:“大王,臣以为,此乃吴国相国孙武的一计,想要藉此扭转败局罢了。”

群臣一听尽皆动容,纷纷屏息静听,皓进声音朗朗,大声说道:“庆忌亲率大军北伐,以相国孙武坐镇姑苏。孙武此人,本不为世人所知,自庆忌讨伐阖闾,始一战成名。此人诡计多端,长于智谋,当初庆忌讨伐阖闾,便用了他的计策兵围姑苏,诱阖闾赴援,却密遣大军埋伏于天目山下,一战击溃阖闾大军,为庆忌夺回吴国立下大功。

如今太子殿下率兵入吴,与楚人联手,内攻姑苏,外击庆忌,谁主谁次、谁虚谁实,全看临敌情形。此计与孙武当初所用的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孙武之智,不难窥破我军用心。太子出征之时,便料定此计难瞒吴人,只是我军攻其必救,庆忌不得不救,是以此计虽是阳谋,不怕庆忌不入彀就擒。然而孙武此人实在了得,竟想出这招解围的妙计……”

说到这儿他赞叹几声,又道:“诸位,庆忌大军现在东夷,路途迢迢,就算得到我军攻至吴国的消息后立刻起兵南返,无论骑马乘船,此刻也决计到不了我越国,何况东夷诸部大多依山聚居,哪有这许多船只可用?因此,这支吴军,决不会是来自目下正在东夷一带与宋国作战的吴军,他们只能是来自吴国。

那么吴国还有什么人马可用?唯有原本驻守武原的荆林人马和守卫姑苏的王城卫戍军。皓进方才思索良久,才得出这个结论,皓进以为,这支吴军必是荆林所部,荆林所部调入姑苏,本为加强姑苏防务,他们突然出现在我越国所为何来呢?”

皓进微笑道:“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我楚越联军甫入吴国,早已用过类似计策的孙武便识破了我们的用心,猜到了我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于是,他冒险抽调荆林的人马,乘船火速南下,奇袭我会稽王城。若能攻破会稽擒得大王,纵然姑苏失守,也可从容与我越国谈叛。纵然不能打下会稽,只消太子闻讯撤兵,楚越联盟也必然瓦解,吴人单单应付楚军,便要容易的多。”

允常一听豁然开朗,一拍大腿道:“着哇,皓进大夫说的有理,这必是吴人孤注一掷死中求生的险计,寡人险些上了他们的大当。”

计研恼怒地道:“皓进大夫,你所说的全无依据,完全是凭空揣测。事关越国存亡之举,岂能依据一个无稽的猜测便出应对,你要陷大王于不义吗?”

皓进拂然道:“若是凡事都要亲眼见到才能想办法去应对,那世上也没有未雨绸缪这一说了。皓进所言固然出于揣测,却非无稽之谈,如果不是孙武所派的人马,庆忌的大军又远在东夷,根本不可能在我军发兵后得了消息再及时发兵南下,你能解释这支突如其来的吴军来自何处吗?如果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化解姑苏之围,你能解释这支吴军奇袭姑苏的目的吗?仅凭这支吴军,纵然我越国国内空虚,他们便能灭了我越国不成?”

“这……”,计研顿时语塞。

允常哈哈一笑,长身而起,双眉一展,凛然道:“寡人心意已决,诸卿不必再做争执了!”

群臣立即住口,齐齐望向允常。

允常说道:“寡人马上再派信使,将寡人与群臣所议告知太子,命他见机行事,若探得姑苏城中守军空虚,则不计一切先取姑苏,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吴国之患。至于这支兵临城下的吴军……哼!寡人要披甲持矛,亲上城头迎敌,死守会稽,拖住这支吴军,挫败吴军阴谋。诸位爱卿可敢与寡人并肩作战么?”

朝堂上微微一静,群臣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大声说道:“臣等愿追随大王,誓死效忠!”

“好!”允常慷慨激昂地道:“立即下令,将近郊农人迁进城来,所有十三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丁全部上城御敌,青壮妇人负责饮食、运送、救伤。但有抗命者,全家老幼尽皆处斩。存亡在此一役,全体国人,当与寡人同舟共济、共赴国难!”

(未完待续)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唐宫少年行大秦公子复仇记
趣趣阁最新小说: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